潛艦原型艦配18枚MK-48重型魚雷 黃曙光揭露魚雷軍售經費
外媒先前引據美國國防部消息指出,我國採購重型魚雷再升級為Mk-48 Mod 7,美國科學應用國際公司(SAIC)已接獲量產合約。圖為MK48 MOD6 AT重型魚雷射擊模擬示意圖。(圖取自美國雷神公司網站)
〔記者羅添斌/台北報導〕潛艦原型艦建造順利,預計今年9月舉行下水典禮,原型艦將配備18枚MK-48 Mod6 AT美製重型魚雷,國造潛艦專案小組召集人黃曙光日前在校園演講說明潛艦原型艦預算分配時,揭露這批MK-48重型魚雷為軍售採購,獲配預算的比例,為原型艦預算總額度的5%。
以原型艦預算總額度為493.62億元台幣計算,5%即為24.68億元,原型艦配備18枚MK-48 Mod6 AT美製重型魚雷,平均1枚重型魚雷的經費達到1.37億元。
外媒先前曾引據美國國防部發布消息指出,美國海軍海上系統司令部在2021年授予科學應用國際公司約1.24億美元的固定價格加激勵合約,生產MK-48 Mod7重型魚雷的後段/尾錐和燃料段的裝置,並提供技術支持;該合約服務對方包含美國海軍、以及對澳洲和台灣的對外軍售。
至於MK-48 Mod7重型魚雷,是否為我國採購MK-48 Mod6 AT的再改良款,軍方則未提出說明。
黃曙光日前應邀到大學校園,並以「潛艦與海權」為題進行演講,並且說明了潛艦原型艦的預算經費分配。他說,原型艦預算的總額度為493.62億元台幣,國外支應項目包括外購潛用物料丶外購戰系裝備丶船廠外籍技協丶海軍顧問團隊以及軍售重型魚雷在內,比例為62%(307.11億元),其中,軍售重型魚雷的比例為預算總額度的5%。至於國內支應項目為38%(186.51億元)。
國造潛艦專案小組召集人黃曙光日前在校園演講說明潛艦原型艦預算分配時,揭露原型艦配備18枚MK-48重型魚雷為軍售採購,獲配預算的比例,為原型艦預算總額度的5%。(資料照)
MK-48 Mod6 AT重型魚雷的射程、航速、導引系統,都比海軍現役老舊SUT魚雷有相當大的優勢,也是美國海軍現役裝備,武器有效性和戰備能量都得以確保。美國國防廠商生產的MK-48魚雷家族,對後續衍生型的性能持續優化,使得MK-48 Mod6 AT魚雷發射後音訊獲得有效壓抑,被攻擊的艦艇更難先期察覺與反應。
MK-48 Mod6 AT重型魚雷的最高時速達到55節(約達101公里/小時),最大續航力在時速40節的狀態下可達50公里。與劍龍級潛艦現役使用的德製SUT重型魚雷相較,這型重型魚雷在導引及機動性能上都超過SUT魚雷,最高時速比SUT魚雷快60%,最大射程也遠25%。
我國共計向美國採購46枚MK-48Mod6 AT重型魚雷,將分別配備在經過性能提升的2艘劍龍級潛艦,以及國造潛艦原型艦上使用,其中,潛艦原型艦的重型魚雷最大攜行量,單艦即可達到18枚之多,考量IDS國造潛艦原型艦未來在通過「戰鬥系統測評」後,將進行後續艦(7艘)的量產任務,重型魚雷的需求更多,屆時我國將再次向美方提出採購更新款重型魚雷,以符作戰及戰備需要。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