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文化週報》3D列印大仙尪 電氣媽祖庇佑台灣精神

電氣媽祖右飄帶繡字「獨島定海民主國」,左飄帶繡字「立疆開臺史創建」,藏頭藏尾四字就是「獨立建國」。(記者何宗翰攝)

採訪、攝影◎記者何宗翰

工研院為媽媽手、滑鼠手研發的醫療護具,意外應用在大仙尪裝置上。(記者何宗翰攝)

「材質朝聖者」義大利劇場導演羅密歐.卡士鐵路奇曾說,材質是劇場溝通的語言,可以是火、電、水、聲音或演員的身體,使用某些材質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舞台效果,而是為了喚醒它們原始力量的記憶,用隱喻的方式表徵另一種物質。在台灣這座科技島上,工研院一直是材質研發的聖地,最近,聖地的大門對藝術界敞開了。

文化部搭橋,「Arts@ITRI藝術家進駐工研院」計畫是由工研院徵求科技藝術家提出進駐計畫,獲選者可於4月至11月進駐工研院三大實驗室,由工研院提供技術、設備及空間,並支援科研人員進行共創,入選者另可申請生活費及創作費的補助。

科技拚場藝術新契機

藝術家李文政的《大仙尪生筋壯骨計畫》今年獲選藝術家進駐工研院計畫,將慈悲聖母形象的媽祖,塑造成一尊300多組版型裁片組裝,由紙漿層疊暈染紋理,結合生物肌理的有機結構,做成有如海中科幻神獸的2公尺高電氣媽祖女武神大仙尪,由李育昇擔任服裝設計,女舞者廖苡晴擔任操偶者。

「台灣文化有一個很大的斷層,工藝歸工藝,當代藝術歸當代藝術,兩者撞擊在一起,有時候就會出現很尷尬、不協調的狀態。」李文政說,因此他找來不同領域的藝術家、舞者、音樂製作人、樂團、服裝造型等一起「拚場」,希望將廟會的大仙尪結合科技藝術,進行一場傳統文化的實驗。

「3D列印聽起來很簡單,但自己做會一直撞牆。」李文政說,4年前他就花大錢買了3D列印機試作大仙尪,但不管再怎麼努力,最後做出來的就是一些「小玩具」,但4月多進入工研院智慧製造AI辨識實驗室後,花了1年多突破不了的瓶頸,半個小時就解決了,「工作的等級跟經驗差太多了!」

醫療護具加持給生命

李文政將工研院為媽媽手、滑鼠手研發的醫療護具穿戴在舞者身上,他說,「躲在大仙尪裡也許看不出破綻,但要讓舞者能舒服、伸展、真的能表演,難度就很高,因為手在護具裡彎起來,肌肉就膨脹了;一般護具是讓你不要動,但最能動就是舞者,我們希望能盡量動又不會壞掉,工研院的設計包括了結構、硬度、材質、筋度、弧度等,還花了2年做人體試驗,樣樣都考慮過了。」

服裝設計李育昇說,劇場服裝織品畢竟是平面的,立體剪裁再怎麼精準,最後要完全服貼人體,還是要靠織品本身的收縮跟延展,也無法載重,跟工研院合作的重點是要減輕舞者表演時的負重問題,工研院的護具同時兼具外骨骼的功能,所有大仙尪的外部處理都可以直接負載在上面,「我等於是直接走了一條捷徑,我怎麼做都輕不過這個3D列印的材質,不僅堪用,還能保護舞者。」

「我本身也算是動漫迷,對cosplay也滿有興趣的,參與這個計畫也算實現我的一個夢想。」智慧製造AI辨識實驗室的李暐博士說,沒有想過這個醫療護具的設計,對藝術家來說這麼方便,他們要求在上面打洞,以及一些穿戴的設計,也讓我們對3D列印機的使用有了新的想法,「這樣的合作不僅對藝術家,對於日後的產業也都有很大的幫助。」

「計畫只到11月,我們很心急,都想好期中期末要做到什麼程度,努力趕進度。」李文政說,有了工研院技術的加持,原本2公尺就已是極限的大仙尪,可以挑戰理想的3公尺高,大仙尪計畫也對外開放,希望更多人一起參與,「大仙尪仔通常會在胸前與腰間佩掛繡字的飄帶,有時是說明神尪陣頭出自哪個北管樂社,有時是神尪本身的仙號,『電氣媽祖』也不例外。右飄帶繡字『獨島定海民主國』,左飄帶繡字『立疆開臺史創建』,藏頭藏尾4字就是『獨立建國』,也代表大神的精神象徵。」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