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卡士鐵路奇的劇場 觀眾才是遊園驚夢

卡士鐵路奇(左)分享他的劇場哲學和創作手法,與王世偉(右)進行對談。(記者何宗翰攝)

採訪、攝影◎記者何宗翰

「戲劇最重要的功能,應該是把舞台上的情緒像波浪一樣的傳遞給觀眾,然後讓觀眾的身體能夠有所感知。」義大利導演羅密歐.卡士鐵路奇(Romeo Castellucci)的《美國 民主》讓觀眾經歷了一場巨大的殘酷夢境,最終清教徒妻子伊莉莎白帶走了閃亮亮的犁具,把女兒遺棄在空曠的大地上,天空突然伸出了一雙巨大的機械手臂,突兀的在18世紀的美國夢中旋轉著。「那雙機械手臂可以是2支小號,也許吹響了什麼,也可能是人類的眼淚,為了最終沒有了人、只剩下機器而哭泣;也可能是一場冰風暴,對伊莉莎白進行審判。」卡士鐵路奇說。

卡士鐵路奇畢業於波隆納美術學院,主修繪畫以及舞台設計,1981年成立拉斐爾藝術合作社,以文藝復興時期畫家為名,來探索「看」這件事情,不僅是對於形式的探索,也省思藝術呈現的手法;1985年更成立了「新柏拉圖劇場」,思考如何解構象徵意義、追求真理。

巴黎第三大學表演藝術博士王世偉認為,卡士鐵路奇用導演的角度重新去跟文本對話,脫離文學敘事的戲劇構作,充滿了物質性、音場、光線以及意象,強調多重感官效果,創造出一個全新情境;大部分觀眾對於劇場概念還是停留在亞里斯多德,也就是藉由模仿形式達到所謂淨化的效果,建立在文本之上說故事。2008年卡士鐵路奇擔任亞維儂藝術節的首席藝術家,將但丁的神曲中的地獄、煉獄及天堂,用意象形式劇場、裝置藝術等3種不同形式表現,創造了全新的舞台語彙。

切斷線性敘事 讓觀眾參與

「在舞台上,影像、音效和演員同等重要,空間、材質、氣味都是有生命的角色,日常生活的一切轉化為舞台元素後,都帶有謎一般的感覺,如此才能夠讓觀眾去參與,而不只是當作一個幻想去接受它。」卡士鐵路奇從開始投入劇場工作,就企圖切斷敘事的線性發展,從原本的敘事當中刪除一些元素,留下一些空白,留給觀眾主動去參與。

「什麼是觀眾?」卡士鐵路奇說,與其說觀眾在看戲劇,不如說是戲劇在看觀眾,當觀眾覺得他被戲劇觀看的同時,他感覺自己其實是赤裸的,在這個當下,觀眾跟戲劇才開始有了實質的接觸;觀看在今天已經變成所有人的基本,不再像19世紀時那麼單純和無邪天真,不管是劇場或其他藝術,重要的不是我們看什麼,而是我們如何看?當進入劇場面對一個戲劇作品時,觀看這件事變成有意識的、可以選擇的,戲劇也應該成為一個提問,能夠讓觀眾覺醒。

「舞台語彙並沒有限定方式去呈現,有時候舞台上空無一物,反而更能凸顯演員所要呈現的內心世界。」卡士鐵路奇說,曾有年輕導演抱怨很難完成創作,沒有錢、也沒有機會,「我告訴他這是錯的,正因為沒有外在的一切,更應該要豐富自己的想法,那才是戲劇最重要的根本。」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