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北市房價1年掉6.6% 高雄續漲

2015/07/21 06:00

台北市過去一年房價跌幅達6.6%,相當於回到2年前的房價水平。(資料照)

新北年跌1.4%

〔記者徐義平/台北報導〕房仲昨發布第2季房價指數,北北桃房價均出現跌幅,其中房價表現最弱勢的竟是台北市,季跌約4.1%,年跌更達6.6%,房價相當於回到2年前的水平;新北市則年跌1.4%,桃園市年跌約2.3%,相較之下,南台灣房價卻相當熱情,高雄出現年漲9.2%的熱絡現象。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台北市因為房價水準最高,加上許多政策針對高資產族群而來,包括房屋稅率目前全國最高、豪宅稅倍數調整、且針對高總價住宅與第2套房貸進行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等,加上高房價拉高一般民眾的購屋門檻,因此房市交易規模急速縮減,從月移轉可達5000棟,到現在移轉量近乎腰斬,而交易量急凍也影響屋主出售的房屋價格。

北市成交價普遍回檔

台北市第2季的房價指數為289.6,相較上季302.06,跌幅約4.1%,年跌幅高達6.6%,以1戶2000萬元的住宅來說,和1年前相比,今年的成交價格可能下滑約132萬元。曾敬德表示,北市成交價格回檔已經是越來越普遍的現象,從成交的趨勢觀察,實價登錄行情修正個1成左右,大概是市場上較為普遍的共識,大致和房價指數走勢一致。

新北市的房價指數為308.01,桃園市則為303.3,兩者都和上1季水準相當,但都較去年同期呈現微幅衰減,顯見新北市與桃園市已經脫離房價上漲的趨勢,過去1年房價止漲,房價從高檔盤整滑落,不過整體表現仍相對北市平穩。

相較於北部房價凍漲或出現小幅回檔,大台北地區以外的區域房價表現平穩,主要仍是區域的房價還在雙薪家庭可負擔的範圍之內,以北高雄平價區段的中古大樓為例,總價不到600萬元就可以入手3房加上1個平面車位,一般首購族自備25%也僅約150萬元左右,因此即使北部房市已經開始修正,但高雄地區感受並不明顯。

曾敬德表示,大台北以外的區域,房價所得比與每月的購屋貸款負擔,都明顯較雙北市低,相較起來比較沒有買不買得起的問題,不過須留意大台北以外的區域,房價也歷經了一大段漲幅,大台北地區的房價修正有可能向外擴散,房價後續上漲力道已有限。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