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TRF到NDF 避險變調成套利

2014/09/01 06:00

記者盧冠誠/專題報導

不管是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NDF)還是目標可贖回遠期契約(TRF),這些衍生性商品設計的出發點,大都是提供外匯避險需求,但往往最後成為套利工具,造成金融市場劇烈震盪。

TRF是押注匯率單向走勢的衍生性商品,押對方向,獲利為價差乘上本金,猜錯方向則要「懲罰」,虧損除了價差乘上本金外,還必須乘上槓桿倍數。

過去在人民幣穩定升值期間,TRF非常熱銷,更讓投資人忘了匯率風險,不過,今年2月中下旬,人民幣跳水重貶,槓桿效應下,許多企業陸續蒙受龐大損失,不是被斷頭,就是追繳保證金,全台曝險金額甚至超過50億美元。

TRF受害者多為個人或法人,NDF則會波及總體經濟、金融穩定;央行1995年7月開放國內NDF交易,但亞洲金融風暴期間,國際美元升值的預期心理非常強烈,市場大舉搶進NDF,造成新台幣不斷貶值。

TRF受害個人 NDF衝擊整體

為防堵炒匯管道,央行1998年5月宣布關閉NDF市場,有效消除外匯市場自我實現的預期心理,把傷害降到最輕,讓台灣安然度過亞洲金融風暴。

回想當時情景,央行總裁彭淮南曾感慨:「我當時被瘋狂修理,差點被打死了。」

彭說:「我也希望博得自由化美名,但央行法賦予我維持金融穩定的任務,金融穩定出問題誰負責?我負責!」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