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財經青紅燈》藥界有苦說不出

2024/03/05 05:30

外賓參訪國內醫院與藥廠,對台灣藥界的生產力與專業度留下深刻印象。(藥師公會全聯會提供)

■陳永吉

中央健保署日前進行約4500項藥品價格調整,雖說是2013年實施藥品費用支出目標制起,調整品項數最少的一年,不過每年的藥價調整,導致一瓶藥水比礦泉水還便宜、一顆藥價格連1角都不到,這對國內藥廠來說,心中有說不出的苦。

由於藥品不管吃的、擦的、注射的,只要是進入人體,都要經過各國政府核可通過才能上市,而且台灣還有健保制度,想進入健保體系,藥價還要經過政府核算,尤其學名藥常常每年被砍價,藥廠如果只經營國內市場,生殺大權幾乎全掌握在政府手上。

而且國內學名藥市場,看起來餅很大,但根據藥界統計,雖有85%的學名藥數量由國內藥廠供應,但只有拿到約50%的銷售額,反觀進口學名藥只要申請專案製造、專案進口,只要繳幾千元規費,且零關稅,就能把藥賣進台灣;但國內藥廠不但要養員工、繳稅,政府還要查廠,根本就不在同一個競爭起跑點。

如果發生缺藥,衛福部還會馬上去電國內藥廠要求加班生產,但另一邊勞動部卻一直來勞檢、開罰,搞得藥廠要加班也不是、不加班也不是;而且一旦政府願意讓缺藥的品項加價鼓勵藥廠生產,因為價格太低而不進口的進口學名藥馬上又回來了,讓國內藥廠幾乎無利可圖。

針對藥品,政府應該要有國家政策。以學名藥來說,像台廠要銷售到韓國、印尼時,當地政府會要求台廠3年後需授權給當地廠商生產、或台廠需在當地設廠才能再拿到藥證;另外針對進口學名藥,不能只是專案製造申請即可,國內食藥署應該到該藥廠查廠,並且要求這些進口藥必須先做完BE(生體相等性)試驗,才能上市,這些都是透過非技術性障礙、延緩進口藥查驗登記的合法方式,也可以間接保護自己國內廠商。

當藥品上游原料多掌握在中國、印度手上,連美國也要保護自己的藥品工業時,藥品已成戰略物資,政府應該積極鼓勵國藥國用,不能一味地給予進口藥國民待遇,否則國產藥會持續出走,缺藥潮將沒有盡頭!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