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中國經濟下行+高利美元吸金 國銀人民幣存款大減8800億

2024/01/07 05:30

美中貿易戰後出現重大轉折,總計過去六年來,國銀人民幣存款蒸發近二千億元(約台幣八千八百億元)。(彭博檔案照)

記者陳梅英/專題報導

國銀人民幣存款餘額變化(資料來源:中央銀行製表:記者陳梅英)

中央銀行開放人民幣業務逾十年,當初國人一度瘋狂搶進人民幣存款,但從二○一八年美中貿易戰後出現重大轉折,截至去年十一月底,國銀人民幣存款餘額包括外匯指定銀行(DBU)及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剩下一三三二.八四億元(人民幣;以下同),創下二○一三年十一月以來新低,總計過去六年來,人民幣存款蒸發近二千億元(約台幣八千八百億元)。

回顧過去,國人風靡人民幣存款盛況與現在美元定存可說是毫不遜色;據指出,當時人民幣一個月優存利率可上看七.五%,且人民幣匯率受到管制,貶值不易,國人不只對人民幣定存趨之若鶩,連同人民幣計價基金、債券也都是熱門理財商品。

從中央銀行資料來看,二○一三年二月央行正式開放人民幣存款業務後不到一年,國銀人民幣存款餘額破二千億元,二○一四年九月衝破三千億元大關,此後長期維持在三千億元規模。

二○一八年因美國時任總統川普對中國諸多商品加徵十五到二十五%的額外關稅,中國人民銀行以降低存款準備率應戰,人民幣匯價貶破「紅線」七兌一美元大關,國銀人民幣存款餘額於是在二○一八年十二月正式跌破三千億元,此後一路往下。

企業戶也提前解約 改存美元

尤其是二○二二年起聯準會(Fed)開始強勁升息,強勢美元當頭,銀行不斷祭出高利美元優存方案,人民幣存款業務更進一步受到排擠,甚至連企業戶也不惜提前解約,把錢轉存到美元定存。

美元吸金之外,疫情後中國經濟下行風險攀升及債務風暴,更加速台灣投資人琵琶別抱;國銀主管引述彭博一項資訊,中國債券ETF在台灣總資產規模曾在二○一九年底達到一千八百億元新台幣的高峰,去年底僅剩不到四億元。

原因除了金管會管制要求保險公司不得持有BBB-評等以下的債券ETF投資商品外,國銀持續減少對中曝險,台商因應歐美大廠「中國加一」要求,分散對中投資設廠,以及兩岸貿易降溫,皆影響到國人對人民幣商品需求。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