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中國爛尾樓滾雪球 規模估逾8兆元

2023/11/20 05:30

中國潛在購屋者憂心買到爛尾樓,對房市失去信心,進而造成更多建商因新房滯銷而陷入危機,形成惡性循環。(法新社)

〔編譯魏國金/綜合報導〕解決數百萬已售爛尾樓是中國經濟復甦的關鍵,但該問題卻日益惡化,越來越多建商拖欠債務,加劇施工延誤、住宅建設停滯;而潛在購屋者憂心買到爛尾樓,對房市失去信心,進而造成更多建商因新房滯銷而陷入危機,形成惡性循環。

《華爾街日報》報導,等待交屋的民眾是中國房企最大集體債權人,儘管中國沒有爛尾樓的官方數據,但截至今年六月,境外債逾期未付的中國五大建商合約負債總額達二六六○億美元(約八.四五兆台幣),約略反映已售爛尾樓價值,這包括中國最大建商碧桂園的八三○億美元(約二.六四兆台幣)合約債務,該公司上月境外債正式違約。

野村證券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陸挺估計,中國約兩千萬間爛尾樓,完工需投入逾四四○○億美元(約十四兆台幣)。他預期,北京最終必須填補該資金缺口。

大量爛尾樓讓許多中國家庭陷入困境,去年買到中國恆大集團爛尾樓的民眾揚言停止繳付貸款。幾個月後,中國人民銀行透過政策性銀行與地方政府,提撥相當於四八○億美元融資(約一.五三兆台幣),協助建商完成預售屋工程。此外,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將提供大型商業銀行二七○億美元免息資金,讓其貸款給建商,完成已售爛尾樓。

然而,絕大部分資金仍被閒置,中國人行上季數據顯示,截至九月,商業銀行承做的免息保交樓貸款僅三%。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龐溟指出,「這一切都歸結於銀行對風險的厭惡」。儘管提供貸款、助建商完成建案已成為國有銀行的政治要務,但他們也須評估風險,以避免虧損。澳盛銀行經濟學家王蕊說:「在中國房市尚未出現觸底反彈的明顯跡象前,銀行將對促進保交樓抱持謹慎態度。」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