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工研院創新減碳科技 助產業淨零轉型

2022/04/16 05:30

工研院副院長彭裕民(由左至右)、長榮海運副總經理王培均、工研院長劉文雄、工研院董事長李世光、永光總經理陳偉望、李長榮營運長李啟志、工研院環境技術總監蔡振球。(記者方韋傑攝)

〔記者方韋傑/台北報導〕工研院昨舉辦「打造淨零時代競爭力」論壇,目前減碳進展已體現於能源供給、需求使用、低碳製造、環境永續共四面向,工研院董事長李世光說,淨零轉型已是社會共識,將成為台灣發展的新動能。

李世光表示,工研院運用跨領域的創新研究和科技研發,從碳管理平台、服務團、人才、技術四個方向,提供企業一站式購足的關鍵解方,永續碳管理平台的碳足跡資料庫橫跨超過二十種產業,多年來累積下共計超過一萬筆資料,協助企業盤查碳排量,提供淨零情資。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指出,科技研發是二○五○淨零排放的關鍵,產業可透過創新減碳科技,讓經濟成長與環境永續並進,工研院在能源供給、需求使用、低碳製造、環境永續層面,提供國內廠商技術與服務,協助產業加速淨零轉型。

工研院工業製程餘氫發電及純化回收技術能有效供給能源,透過創新濾氫純化器,將製程產生的七成餘氫純化回收至產線再利用,氫氣純度達九十九.九九九九%,且自主研發濾氫薄膜所使用的陶瓷材料每公克十元,取代傳統高達每公克兩千多元的鈀金屬,此項技術可應用於半導體、石化、水泥等高碳排產業,將製程中的餘氫轉換為電力,目前已與半導體大廠帆宣、亞氫動力合作,每年可提供數億度的純淨電力。

工研院攜手日本電信商KDDI開發沉浸式冷卻邊緣資料中心技術,讓高電量的伺服器系統降低逾四十%耗電量,滿足需求使用面向;而在低碳製造面,藉由智慧減碳排程系統,協助長榮降低碳排、提升調度;至於環境永續面,工研院開發二氧化碳捕捉再利用技術,發展高效能二氧化碳吸收劑配方,可整合工廠餘熱與再生能源,進而降低製造成本,並以二氧化碳作為原料,轉化為高經濟價值的聚氨酯樹脂材料。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