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書劍集》油價、物價與按兵不動的貨幣政策

2021/11/09 05:30

(法新社)

●歐陽書劍

在武肺疫情衝擊下,金融市場劇烈震盪,滿佈著暴漲暴跌的故事;油價轉為負值的史詩級崩盤,只不過是去年四月的事,如今原油價格每桶已超過八十美元,甚至成為帶動通膨的主要隱憂之一。然而,回顧過去的場景與經驗,或可稍稍緩解對物價恐將失控的疑慮。

二十一世紀初,油價持續走揚七年,每桶原油價格曾飆高至約一五○美元。二○○一年以後國際油價趨堅,從二十餘美元逐步走高,在金融海嘯發生時的二○○八年年初,每桶原油價格就漲破一百美元,七月中旬且接近一五○美元,不過,在跨過高點後,僅半年時間就跌落四十美元。

在二○○一年至二○○七年油價穩定上漲期間,美國每年的平均物價年增率都在一.六%至三.四%間,與之前三十年的情況比較,並未特別突出。不過,二○○八年一月,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較前一年上揚四.三%,在油價再衝高後,當年六月起連續三個月,物價年增率都超過五%,為一九九○年後僅見;然而,因有效需求受金融風暴衝擊而大降,經濟搖搖欲墜,美國聯準會(Fed)並未將重心放在物價上,而是想要救經濟、救就業,二○○八年連續七次急降政策利率,從四.二五%調低至○和○.二五%間。

聯準會希望藉由貨幣政策的調整,達成物價穩定及最大就業二大政策目標,而因政策的效果需要時間發酵,所以中央銀行家們以預測未來的經濟走勢,決定升降息。二○○八年聯準會降息時預想的黯淡前景,後來確實發生;即使在高物價時大幅調降聯邦資金利率(Federal funds rate),但物價年增率在十二月已僅剩○.一%,隔年有幾個月的通縮現象,二○○九年全球甚至陷入罕見的衰退。

就在油價高漲的二○○八年年中,美元指數跌至七十五以下,對大部分國家而言,緩解了部分以美元計價的油價上漲壓力,不過,台灣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在二○○七年九月至二○○八年九月間,幾乎都超過三.五%,二○○八年七月還曾衝高至五.八%,也是多年所未見。央行根據經濟情勢,多次調升政策利率,直至九月美國雷曼兄弟破產,才開始降息循環,而物價也開始大幅走跌。

二次石油危機的夢魘雖已走遠,但二○○○年後,油價走揚時,曾經有一段時間,產學界都在問,「為何油價高漲,但物價卻相對平穩」,即使台美的貨幣政策因經濟狀況差異,而有時間落差,可是疑問在二邊都在,那時最流行的解釋是經濟結構轉變,油價對物價的影響逐漸縮小。這麼多年過去,經濟應更不依賴石油,如果當時是對的,現在可能需要發明一種新的說法。

經濟景氣會循環,但不會每次走勢都一樣;物價上漲原因很多,不能輕忽通膨壓力,可是中央銀行維持物價穩定的能力,至少在這幾十年來,尚稱可信。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