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公設比攀高+人口數減少 全國每人居住面積「膨風」兩坪

2021/10/24 05:30

10年來全國與六都住宅居住水準統計變化(製表:記者徐義平)

〔記者徐義平/台北報導〕近幾年因房價高漲,促使低總價小宅當道、住宅越買越小,不過,根據最新發布「住宅居住水準狀況年報表」,去年全國每戶每人居住面積約十五.三八坪,相較十年前、二○一一年約十三.三八坪,整整多出兩坪。房產業者分析,過去十年每戶人口數持續減少,再加上近幾年新案公設比不斷攀高、虛坪灌水等事項發生,表面上每人居住空間增加,但實際上卻是越住越小。

根據該年報,全國去年每戶平均建坪近四十五坪,相較首度有統計數字的二○一一年、約四十四坪,十年來每戶微增不到一坪;觀察每戶平均人數變化,去年為二.九二人、對比十年前約三.二九人,十年來每戶平均人數減少○.三七人。

房產業者指出,少子化、小家庭分戶占比高等現象,即便居住空間僅微幅增大,但平均人口數減幅明顯,導致每人平均居住面積變大。但近年公設比持續拉高,表面看似每人居住的空間變大,但講白了,是每人分攤的公設面積變多了。

房價飆漲 只能越買越小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新房子公設比從新制雙逃生梯上路後,跟近幾年雨遮越蓋越大的現實下,導致室內得房率反而下降,尤其房價越漲越高,購屋族受總價門檻,新房子越買越小,等於每個空間尺度都在縮減,居住空間發展並沒有明顯改善。

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說,每人平均居住建坪增加,與公設比節節攀高、人口量減少都有關係,尤其是人口流失較多的地方如北市更明顯。不過,「這只是統計上的增加,屬於虛的成長」,實務上房價走揚、購屋負擔加重,及虛坪灌水等因素,多數人的居住面積難放大。

瑞普萊坊市場研究部總監黃舒衛表示,四十多年前台灣以公寓、透天為住宅主流,現在是電梯大樓,機電設備、電梯、逃生梯、停車空間等都是過去沒有的配備,居住面積的擴大,是代表產權面積增加,雖不等於實際專有使用空間的增加,但可以說是產品升級的代價。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