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美日發現金 替代效果大、刺激效益低

2021/08/05 05:30

振興券VS.發現金

〔記者巫其倫/台北報導〕本土疫情趨緩,今年三倍券擬擴大為五倍券,但要求「普發現金」的聲浪也不小。學者多認為,從美國、日本普發現金經驗來看,替代效果太高,對刺激經濟效果不大,從帶動經濟角度來看,普發現金遠不如振興券。

學者︰未受衝擊者 恐存現金不消費

台經院院長張建一指出,政府之前已針對受衝擊產業祭出多項紓困措施,雖不是普發現金、但具有發現金的概念,「紓困是要給真正需要錢的人」;後續進入振興階段,若普發現金,因為不是人人都受到疫情衝擊,恐有不少人拿到錢就存起來。

他舉例,美國政府前後發了數次現金,根據統計,僅三分之一用於消費,其餘都把錢存下來;日本也普發現金,結果儲蓄率持續上升,對消費市場沒有幫助。他分析,普發現金對民眾來說最有感,但就經濟學來講,要把錢花掉才有效果;振興券有消費期限,一定會花掉,對於振興經濟才能達到效果。

他強調,不論普發現金或振興券,一定都有替代效果出現,但現金的替代效果一定遠大於振興券,且民眾最後若把現金存起來,「一點經濟效果都沒有」。他分析,台灣儲蓄率很高,普發現金替代效果就會很高;去年三倍券確實有把內需消費拉上來,若今年九月發振興券,還有三個月可救內需,越快發效果越好。

中研院經濟所研究員周雨田認為,現金或振興券各有優劣,發現金的行政成本相對較低,缺點是可能有些人不會用來消費,而是儲蓄起來;從提振消費的角度來看,振興券效果還是較好。

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表示,普發現金或振興券可分兩部分,第一是針對中低收入族群,因所得率很低、儲蓄率低,基本上拿到多少錢都會花掉,可發現金給此類族群,不太會有替代效果;第二,針對高所得族群,可用紙本、數位振興券搭配,激發擴散效果。

王健全說,另從邊際消費傾向來看,低所得者邊際消費傾向較高,例如給他一百元、可能只會花掉九十元,針對中低收入者發現金或振興券,其實差別不大;但若高所得者邊際消費傾向低,給現金恐怕都不會花,或可設計擴大誘因,以振興券為主。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