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書劍集》似乎美好的日子

2019/11/05 05:30

◎歐陽書劍

股市大漲。若借出去一百零六萬元,不僅完全收不到利息,且三十年後只能拿回一百萬元,聽起來是否難以置信?這是負利率的現狀;三十年期瑞士政府公債票面利率為負○.二%,只是其中一個例子。目前在全球交易的債券中,殖利率為負數者估計達十四兆美元,投資人既願意將資產停泊於報酬率為負值的公債,更樂於挹注資金助升主要股市的總值。

資金流竄如煙火點燃後在各國股市散發出炫目光彩,但在經濟的不同層面,還看不到相同耀眼的成果。價格是需求與供給均衡的結果,風險趨避的投資人願意買進負利率公債,到期收回更少的資金,代表財富充裕到難尋地方容身。因金錢愈存愈少而受苦的不只是存款人;這樣的情境也顯示消費、投資需求太微弱,經濟擴張受到壓抑,企業獲利難以大幅成長、薪資水準無法很快提高。需要用錢的一方,減少了支出的誘因,而借款人看不到還款財源的確定性,不一定都有獲取低利貸款的快樂心情。

這是非常態經濟的再深化時刻,金融資產收益愈來愈低,投資人對風險性資產要求的補償愈來愈小,由非舊式經濟狀態導引出量化寬鬆、負利率等非傳統的貨幣政策工具,還在發揮副作用。過去中央銀行家的主要任務是維持幣值穩定,包括物價及匯率穩定,避免過度的不確定性,干擾了大眾及企業的消費儲蓄與投資決策,如此使資源能有效配置,擴大就業及經濟成長,在一九七○年代高通膨以後,更確立中央銀行的此一目標;但是,對付物價膨脹的壓力不見了。

過去廿年,先進國家每年扣除能源與食物的核心物價膨脹率平均幾乎都低於二%,不只是存在於執行多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美國,而是全球普遍現象。如同澳洲央行總裁洛伊(Philip Lowe)上週所說的「預期物價膨脹率在未來一段時間,仍將維持在低的水準」,上週卸任的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Mario Draghi)在告別演說中也提到,二十年前成立的歐洲央行,是以打擊物價膨脹為設立的主要目標,但誰也想不到,與全球其他央行一樣,任務突然逆轉,必須擔心物價緊縮問題。

央行的任務在改變,二○○八年金融海嘯後,從美國到歐洲,中央銀行加強金融監理面向,以降低金融體系內的系統性風險;現在中央銀行家們在思考的,是如何促進經濟成長,澳洲央行總裁洛伊在說澳洲央行的目標時就指出,低利率、低物價不一定和人民福祉劃上等號。

物價暫時沒有上漲空間,堅守物價穩定的中央銀行家,似乎進入美好的假期,不必再擔心物價膨脹扭曲經濟的發展。不過,對大眾而言,真正美好的日子是物價溫和增加,經濟持續維持一定的成長,資產價格相應逐步走揚,薪資提高、就業機會加多,那才是美好的日子。

當各國央行都還要提出非傳統對策,以打擊物價緊縮的發生,並以提高經濟成長為目標,積極的介入市場,則即使股價指數持續上揚,也代表著美好的日子並未真正到來;而值得令中央銀行家們進一步深思的是,當市場資金充裕時,進一步寬鬆的貨幣政策代表的究竟是什麼意義?這可以當做不調降政策利率的藉口嗎?為何主要央行還是要宣示維持低利率的決心?

金融市場互相連結,與實體經濟一直互動,雖然快慢步調不同,但只有誰靠向誰的爭執,不會一直反向而行。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