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離岸風機國產化 CIP半數承諾跳票

2019/09/10 05:30

風場開發商CIP在國產化十六項承諾中,恐有半數無法達到;圖為CIP台灣區計畫執行長侯奕愷(右)去年三月在彰化承諾開發離岸風場,將會本土化與在地化。(資料照)

〔記者黃佩君/台北報導〕離岸風機國產化一波三折,風場開發商CIP(丹麥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選用的風機系統MVOW(菱重維特斯)無預警將組裝廠「拉回」丹麥,導致原定在台灣生產的機艙罩與鼻錐罩等重要零件跳票、恐波及其他國產化項目。因CIP在國產化十六項要求中恐有半數無法達到,昨初次審查被要求補件,官員透露,不排除考量其他對國產化更積極廠商。

經部初審要求補件

根據經濟部規定,二○二三年以後併網風場,今年十一月中需繳交國產化規劃,並滿足十六項風機國產化要求;CIP八月底已繳交、卻有半數無法達到,原先承諾的機艙組裝廠也跳票,工業局已進行初次審議,要求補件。

據了解,CIP規劃有六項無法達到、二項部分達成,僅八項做到。對無法達到項目,CIP日前解釋,功率轉換模組有全球獨家專利,無法引進;而機艙組裝因成本考量留在丹麥,原定向台廠「先進複材」購買的鼻錐罩、機艙罩也因運費成本過高,決定放棄;此外,齒輪箱、發電機均採購部分國產零件,鑄件因合約條件嚴苛,台廠恐不願承接。

機艙組裝廠不設台灣 對風電產業傷害大

官員透露,目前較關鍵之處在於機艙組裝廠跳票,形同台廠往後製造動能全滅;MVOW去年曾表示,擬在二○二二年前在台設立風機組裝廠。

供應商先進複材強調,這「對國內產業傷害真的很大」,技術廠房與時程都通過評估與稽核,五月更已報價,八月卻遭無預警取消;風機國產化「只要初期未建立起來,未來就全部沒有了」,希望政府審慎評估。

另一重要零件廠也說,雖已被列入國產化、但尚未簽約,因MVOW反映價格太高;該廠評估在台生產仍比自歐洲運來便宜,且台廠工資僅丹麥三分之一,主要增加是建廠成本。也有供應鏈業者說,離二○二三年尚有五年,若開發商大幅放棄國產化,應讓願意投資者進場,而非僅付罰金了事。

官員指出,躉購費率已納入國產化要求,開發商應該履行;而目前有不少風電商看準區塊開發,也可能出現願意積極國產化的廠商。CIP僅回應,在報告審查過程中,不便表示意見。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