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書劍集》勞動市場改革的德國經驗

2016/10/11 06:00

德國經驗顯示,即使企業家與勞工必須合作以促進成長,在分配經濟果實時,雙方確有競爭關係。(歐新社)

◎歐陽書劍

國定休假日成為勞工問題的核心,但勞動條件包括工資、工作時間、環境、失業補償及休假等,都牽涉勞工福利及企業經營成本,甚至與失業、就業均有關聯,是可以協商的議題,並非「是」或「不是」的選擇,由德國經驗也可以發現,勝者不一定獲利,失去的也可能是獲得。

一九九五至二○○一年德國失業率高於英、法及義大利,接近十%的失業率維持多年,平均經濟成長率也僅有一.六%,與美國有兩個百分點的差距,而且低於歐盟平均值。前德國總理施若德(Gerhard Schröder)為解決困境,於二○○二年任命其好友,也是福斯汽車人事主管哈茨(Peter Hartz)組織委員會,進行勞動市場改革。

當時德國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失業率太高,以及經濟停滯不前,且兩者互為影響,哈茨改革勞動市場的方向,除了改善就業服務中心促進媒合效率、加強職業訓練外,是以提高勞動市場的彈性,鼓勵就業為主軸,放寬了暫時性及部分工時工作條件,並限縮失業救濟金的領取條件、期限及金額等,引起勞工團體激烈抗爭,施若德雖成功推動理念,但也於二○○五年黯然下台。

施若德下台,但德國勞動市場體質也有了改變。一九七○年代後,德國失業率原呈上升走勢,中間雖有起伏,但大致上沿著趨勢線由一%以下,揚升至十%以上,不過,在二○○五年高點後卻逆轉,即使經歷全球金融海嘯及歐債危機,經濟成長率在低點徘徊,失業率卻持續下滑,至今年八月底已降至四.二%,廿五歲以下年輕人的失業率也只有七%,遠低於歐盟平均值十.一%及十八.六%。廿一世紀初的哈茨改革,被認為是維持德國勞動市場活力的關鍵。

現實當然不會完美。經濟成長、分配合理,則勞資均受惠,但德國經驗顯示,即使企業家與勞工必須合作以促進成長,在分配經濟果實時,雙方確有競爭關係。德國勞動市場改革降低了失業率,並確保較高的就業率,但去年國際貨幣基金(IMF)一篇有關德國的研究指出,勞動市場改革使失業率降低,不過短暫失業後重返職場的勞工,其薪資約較長期均有工作的勞工少了十%;也就是改革有利於就業,卻影響了所得。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二○一三年研究歐盟所得不均的報告,也指出基層勞工薪資不振,使德國成為一九九○年代中至二○○○年代末唯一所得不均度增加的歐盟國家,二○○○年代初期的改革雖使勞動市場更具彈性,但也使基層薪資無法大幅成長。

降低失業率是各國重要的施政目標,德國相對有了成果,不過底層勞工薪資未跟著提高,則使政策績效打了折扣;這樣的結果,其實也是一種在景氣不佳時,維持就業和經濟動能間的取捨,算是現實上常見的兩難,只是若未能在景氣回升時矯正,則不算成功。

台灣目前情況與當時德國有幾分相似,經濟突然失去動力,失業率相對主要競爭者為高;但和德國也有實質不同,台灣的勞動條件不如當時德國,而失業率仍處於二○○○年後的低點,因此在進行勞動市場改革時,要考慮企業承受能力,更應儘量改善薪資等勞動條件,切勿因休假問題失焦。

從休假爭議可以發現,勞工擔心企業未能守法,因此希望確保更鋼性的條件,不過,法規的訂定與執行分屬不同層面,部分廠商不遵守規定,不應使所有企業經營完全失去彈性。若政府不值得信任,則法規修訂的再完美,也無法達成改善勞工福利的結果。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