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上稿 02-21 22:44
更新時間 02-22 06:05
中國新創公司DeepSeek橫空出世,一度波及輝達股價。(路透)
陳麗珠/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中國新創公司DeepSeek今年1月底在全球掀起巨浪,輝達首當其衝,1月27日當天嚇崩16.97%,市值蒸發5926.58億美元(約台幣19.37兆)。時隔近一個月,黃仁勳親自出面說明,他說,投資人對DeepSeek進步的解讀錯誤,AI的後訓練(Post-training)才是決定智慧高低的關鍵,這將推動對輝達晶片的需求不減反增。
中國DeepSeek上個月底橫空出世,一度引發美國小股災,輝達成為海嘯第一排,1月27日股價崩跌16.97%,創美國史上單日跌幅之最,市值蒸發5926.58億美元,黃仁勳的淨資產也遭受打擊,減少約210億美元(約新台幣6867億元)。不過,隨著市場疑慮漸消,輝達的股價幾乎收復崩跌之後的失土。
對於投資人的疑慮,黃仁勳20日在合作夥伴DDN預錄的訪談影片稱,輝達股價對DeepSeek的劇烈反應,主要是投資人對DeepSeek進步的解讀錯誤。
他表示,投資者普遍認為 AI 的流程是預訓練(Pre-training)+推理(Inference),也就是向 AI 提問後立即得到答案。他說,預訓練固然重要,後期訓練才是決定智慧高低的關鍵,也是 AI 學習解決問題的關鍵階段。
黃仁勳表示,AI產業仍需要運算能力進行AI模型的後期訓練,隨著後期訓練的方法不斷增加、漸趨多元,對輝達晶片所供應運算能力的需求將會增加,後期訓練讓AI模型能在完成訓練後,做出結論或進行預測。
不過,他也稱讚DeepSeek開源 R1 模型,激發全球 AI 領域的活力,令人興奮。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