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學者邱俊榮:出口不容樂觀 台灣應趁機調整產業結構

2024/01/24 20:57

學者表示,全球通膨導致購買力降低,終端需求仍顯低迷,因此台灣今年出口情況不太樂觀。(法新社)

〔記者徐子苓/台北報導〕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今天在「2024年經濟展望論壇」指出,台灣經濟成長高度仰賴出口,但全球通膨導致購買力降低,終端需求仍顯低迷,因此今年出口情況不太樂觀,反而國內餐飲、零售營業額都持續創下新高,「外冷內溫」的格局恐會持續至今年。

不過邱俊榮認為,出口占GDP比重下滑,對台灣反而是轉型的機會,他提出三大建言:

第一是順勢調整GDP結構,過高的出口比重是台灣許多問題的根源,包含低薪、五缺等,且目前出口仍仰賴毛利率較低的硬體製造,應加速產業調整的速度,朝向軟體、智慧應用的發展,以AI產業來說,「不只是要靠AI伺服器賺錢,未來還要靠A軟體應用賺錢」。

第二是延續優化產業結構的產業政策,台灣需要發展更多元的產業以提供高薪就業機會,取代低薪工作,蔡政府以「5+2產業創新計畫」與「六大核心戰略產業」,希望扭轉過度依賴硬體製造的產業結構,而總統當選人賴清德提出的「五大信賴產業」依循相同思維,顯示朝向軟硬整合的方向是不變的,但需要克服既有產業結構困境的決心。

第三是把握「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的經濟轉型動力,他觀察到,一般人較少關注台美貿易倡議,但相對於傳統自由貿易協定,它是改變台灣經濟體質很重要的政策,當經濟放緩、追求包容性成長時,台灣內在動能較弱,而台美貿易倡議就是重要的驅動力。

關於今年底登場的美國總統大選,邱俊榮認為,前美國總統川普在共和黨內呼聲很高,若確定由川普競選,整體大選可能會朝向「誰比較抗中」的基調,也就是越抗中的候選人勝選機率越高,這可能強化全球經濟二元對立的局勢,預料美國對中國卡脖子的圍堵政策都會持續,而美國主導的新供應鏈,將是台灣的發展機會。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