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羽毛公會抽檢電商平台羽絨產品 合格率僅20%

2024/01/23 18:38

羽毛公會分析,羽絨與羽絲絨兩者雖然都是來自水禽身上的羽毛,但最大的差異在於羽絨是立體的纖維,而羽絲絨是羽絨與羽毛自然掉落的絲狀纖維,或人工刻意切斷的絲狀纖維。(羽毛公會提供)

〔記者方韋傑/台北報導〕寒流來襲,台灣羽毛公會去年11月22日推出「品質標籤暨抽檢系統」,揭露市面上的不良羽絨製品,本月再度出擊,抽檢國內兩大電商平台上販售的羽絨製品,發現5件產品僅有1件符合「產品名稱與規格相符、絨份差異允差在5%以內」的標準,合格率僅20%,呼籲消費者選購時應認明羽毛公會紅色標章,確保自身權益。

羽毛公會指出,本月抽檢的樣品是送交第3方化驗機構「台灣愛達福樂檢驗技術有限公司(IDFL Taipei)」,該單位是全台唯一通過ISO17025 實驗室認證的化驗機構,以昭公信,抽檢的5件羽絨製品中,有4件抽檢在行銷手法上進行操弄,企圖在消費者眼前魚目混珠。

羽毛公會說明,目前市面上主要有兩大類選購羽絨產品的「坑」,首先是「產品名稱為羽絨被、內容物明示為羽絨絲(羽絲絨)」,在法律上屬於不實廣告,有誤導嫌疑,廠商利用消費者對於相關知識的落差,企圖製造羽絨與羽絲絨相似的假象。

羽毛公會分析,羽絨與羽絲絨兩者雖然都是來自水禽身上的羽毛,但最大的差異在於羽絨是立體的纖維,而羽絲絨是羽絨與羽毛自然掉落的絲狀纖維,或人工刻意切斷的絲狀纖維,由於絲狀物是接近平面的,並沒有空間能包含空氣、發生阻絕熱量散失的保暖作用,市售的許多產品的名稱中含「羽絨被」的字眼,在內容物中的主要成分卻是羽絨絲,在保暖度與成本上與羽絨有著極大的落差。

羽毛公會提到,第2個「坑」是「品名為羽絨被、內容物明示為羽絨,但羽絨成分落差較大」,在法律上同屬不實廣告,以其中1件被抽驗的羽絨被產品為例,其名稱上註明羽絨成分為95%,但在填充物的總重量中,僅65.2%為羽絨,就算填充加工後有纖維損傷,短少30%的羽絨,仍是非常大的差異,較難以不可抗力因素合理解釋,可能性最大的原因是充填前的羽絨成分就已偏低。

羽毛公會強調,旗下「品質標籤暨抽檢系統」旨在為消費者把關,為台灣優質廠商與產品驗名正身,除了能成為消費者購買羽絨產品的「安心指標」,也能讓業內廠商良性競爭,而非以資訊落差、偷工減料混淆消費者、做價格競爭。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