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西方國家去風險化 衝擊中國經濟前景

2023/11/28 09:08

西方國家採取去風險化策略,已對中國經濟帶來明顯負面影響。(彭博資料照)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今年大部份時間裡,外國投資人對中國的態度不再像過去一樣示好,而過去1個月公佈的經濟數據也可以清楚的看到,去風險化政策對這個世界第2大經濟體的負面影響。數據顯示,10月中國製造業意外緊縮,出口加速下滑,7-9月外國直接投資首次出現單季負成長,顯示資本外流壓力。

《路透》報導,商界長期以來對地緣政治、收緊監管以及國營企業更有利的競爭環境感到擔憂,但中國向外國投資開放的40年來,高層首度對長期經濟成長前景感到擔憂。智庫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The Conference Board)上週發佈的調查顯示,超過3分之2的受訪執行長表示,中國的需求還未恢復到疫情前的水準,其中40%的人預計未來6個月將減少在中國的資本投資,預期裁員的比例也類似。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資深研究員拉迪(Nicholas Lardy)在報告中表示,新數據顯示,外商不僅拒絕將收益再投資於中國,並且正在出售現有的投資,將資金匯回國內。拉迪補充,這種趨勢可能會進一步削弱人民幣,並衝擊中國的經濟成長潛力。

儘管全球經濟放緩,但中國官方仍對經濟成長充滿信心,政策顧問支持2024年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5%的目標,並計劃在2035年將經濟規模擴大1倍。

貿易機構表示,鑑於更廣泛的反間諜法、隊諮詢公司的突擊調查及出口禁令,疫情後中國宣佈向外國投資人開放的政策也引發質疑。中國美國商會(AmCham)會長哈特(Michael Hart)指出,當地的外商高層仍希望繼續在中國發展,但美國的董事會持謹慎態度。

美國家具公司Industry West創辦人兼執行長英葛蘭(Jordan England)坦言,中國的供應商是業界最好的供應商之一,但地緣政治和經濟頹勢迫使公司要從東南亞、東歐和墨西哥採購更多的產品,目前正尋求離開中國。

2018年,華盛頓對北京課徵貿易關稅後,許多企業開始實施多元化戰略,確保供應鏈不回完全依賴中國廠商。英葛蘭表示,過去總是奉行「中國加一」策略,現在更像是「加十」,然後才是中國。英葛蘭也提到,為中國本土市場生產的供應商,恐怕難以應對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嚴重低迷。

在私募股權基金領域,雖然專注於亞洲市場的基金已向中國配置一定資金,但數據顯示,截至11月24日,今年沒有任何專注於中國的併購基金,以過去數據來看,2022年為2.1億美元(約新台幣66.4億元),2019年疫情前為132億美元(約新台幣4175.8億元)。

春華資本(Primavera Capital)創辦人胡祖六(Fred Hu),整體經濟不確定性不斷增加、資本市場前景黯淡,以及過去對科技、教育等產業的監管打壓帶來的持續性擔憂,中國目前的市場狀態對實體經濟造成了相當大的損害。胡祖六也提到,專注於中國的私募股權基金正在將資金轉移到東南亞、澳洲和歐洲。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