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中國經濟惡化 罷工抗議事件激增

2023/08/28 17:24

隨著需求放緩和供應鏈轉移,中國的工廠面臨巨大壓力。勞權組織統計,上半年中國已發生741起工人抗議事件。(擷取自CLB)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根據「日經新聞」報導,最近幾個月,隨著需求放緩和供應鏈轉移,中國的工廠面臨巨大壓力,社群媒體抖音上出現大量工人抗議的影片。根據勞權組織「中國勞工通訊」(CLB)統計,上半年中國已發生741起工人抗議事件,預估全年至少達1300起。

報導說,今年稍早,名為「靜靜的回憶」的抖音用戶發布1段工廠工人站在江陰市匯巨昌紡織門口的影片,影片搭配的的文字寫道:「我工作20幾年的地方倒閉了,現在我沒有社保,也沒有錢。」

這段影片只是CLB編制的「罷工地圖」中所收集的數十個影片之一。該地圖顯示了中國各地的工人抗議和罷工,每1次都標有抗議原因、示威人數和社群媒體的證據截圖。CLB 研究員 Aidan Chau 表示:「疫情過後,工人罷工達到了新的高度。許多抗議活動都與國際貿易需求放緩有關。」

Chau指出,CLB監視中國社群媒體上工人罷工的跡象,並致電當地工會以確認細節並詢問他們是否參與其中。

許多影片的格式與匯巨昌紡織的影片相同,顯示工人站在工廠大門前,並配上字幕,指責該公司拖欠工資或拒絕為工人繳納社保。影片下的評論經常提到其他工廠也對工人做了同樣的事情。一些影片甚至指責中國政府沒有介入並提供幫助。

根據 CLB 的1份報告,今年中國罷工和抗議活動急劇增加,上半年發生了741起案件,而 2022 年全年僅為830起;按照這個速度,CLB 預計今年全年可能至少發生1300起抗議活動。

大部分的罷工活動都來自於建築業,但製造業成為今年抗議數量攀升的重要推力。CLB 發現1月製造業發生了10起抗議活動,5月達到最高峰59起。報告稱,這主要是由廣東省等中國沿海地區工廠關閉和搬遷浪潮引發的。

CLB指出,電子廠和服裝廠工人受到的打擊最為嚴重,今年前6個月,電子廠發生了66起抗議活動,服裝和服飾工廠發生了38起抗議活動,電子廠和服裝廠的抗活動佔製造業抗議活動總數的一半以上。

中國官方數據顯示,今年7月中國出口較去年下降14.5%,為疫情爆發以來最大降幅;進口也下降12.4%。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研究中國財政政策的教授史宗瀚表示,全球需求降溫以及疫情對人們荷包的持續影響,衝擊了製造業。

史宗瀚指出:「由於封鎖,很多中國人一度連續幾個月沒有工作。疫情結束時,他們的積蓄已經耗盡。與此同時,美國消費者也開始減少支出,因為2020年刺激措施帶來的額外收入正在減少。因此,中國面臨著雙重壓力,一方面是中國人無法消費,另一方面是美國人和歐洲人的消費能力也較差。」

CLB的Chau表示,他的團隊發現浙江省的1家愛迪達供應商因今年訂單急劇下降,將工資減半至每月約300美元至400美元(9560台幣至1萬2750台幣)。1家台資服裝廠的工人舉行罷工,要求提高工資。工會介入,但僅能協商增加約50至100美元。

勞權組織「中國勞工觀察」(CLQ)主任李強表示,受疫情引發的供應鏈混亂影響,許多跨國公司已開始將供應鏈從中國轉移,主要轉移到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就連中國企業也已將工廠從中國遷往非洲等勞動力成本較低的地方。

李強指出,工人們之所以採取罷工,是因為它比其他方法更有效,「工人抗議往往比通過法律途徑更有效,這是個漫長的過程,不能滿足工人的需求。中國沒有工人可以依賴的法律框架,但抗議活動可能會給公司和地方政府官員帶來解決問題的壓力」。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