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LTN經濟通》美截斷晶片來源 壓制中國囂張氣焰

2022/09/05 07:31

美國對中國科技能力的打擊大幅升級。(取自網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美國官員在8月31日限制輝達、超微向中國出口高性能計算的高端圖形處理器和人工智慧(AI)晶片,也是繼上一波禁止使用電子設計自動化(EDA)之後的再一波晶片戰的對抗,標誌美國對中國科技能力的打擊大幅升級,意旨削弱中國公司開發先進技術的能力。

美國政府對輝達(Nvidia)實施新的出口許可規定,受影響的包含A100和H100晶片,以及含有這兩款晶片的DGX系統,還有未來研發出來、性能相當於或高於A100的所有積體電路產品。

這兩款顯示卡晶片(GPU)具備高效能的資料分析能力,其中H100是以輝達剛推出的霍普(Hopper)加速運算架構為基礎所研發,號稱為全球最強大的加速器。

另外,超微的MI250人工智慧晶片,也被禁止出口到中國。

美國限制輝達、超微向中國出口高性能計算的高端圖形處理器和人工智慧(AI)晶片。(法新社資料照)

美國官員透露,新規範將解決產品可能被用於或轉移到中國「軍事用途」或「軍事用戶」的風險。顯示出美國對中國技術的進一步打擊。若沒有輝達、超微等美商的晶片,中企將無法在符合成本效益的情況下,高效執行圖像、語音識別和許多任務的高階電腦運算。

影像識別和語音處理,常見於可以應答查詢和標記照片的智慧型手機等消費產品應用上。此外還具有軍事用途,例如搜索用於武器或基地的衛星圖像,以及過濾用於情報收集目的的數位通信等。

近年中國積極發展半導體產業,從2019年美中開啟貿易戰後,美國忌憚中國在半導體產業進步過快,開始管制對中國高科技技術、產品的出貨。對中國而言,半導體元件相當重要,去年中國IC進口金額高達4326億美元,較2020年的3500億美元,成長23.6%,創中國IC進口金額的新高。

有媒體分析,此次禁令與上次EDA禁令有一定程度的延續性與脈絡,上次針對中國使用到3奈米以下EDA軟體,衝擊到的也是中國極力發展的AI、高效能運算(HPC)等產業前景。

美國官員透露,新規範將解決產品可能被用於或轉移到中國「軍事用途」或「軍事用戶」的風險。(路透資料照)

這次新出的管制令,短期內只會影響到輝達、AMD的發展及銷售,還尚未波及到其他相關廠商。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文件中,出口管制令可能衝擊輝達H100晶片的研發進程,對已下訂A100的客戶亦有影響,且恐怕迫使輝達將特定的業務從中國轉移出去。

雖然對此輝達表示,該公司可能會損失高達4億美元(約122億台幣)的季度銷售額,分析師認為,輝達的資料中心平台銷售約有10%來自中國,新禁令帶來的衝擊對輝達而言,應在可應付範圍之內。

超微一名中國前資深員工表示,這確實打擊到中國科技業者的AI研究資源,不但增加研究費用、也會在短期內降低效率。不過這並不會阻擋中國發展,只是進度被拖慢而已。

美國商務部限制對中國出口用於3奈米以下先進晶片設計的EDA軟體。(示意圖,歐新社)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束玨婷批評美國相關做法。她表示,不僅中國企業的正當權益受到損害,也將嚴重影響美國企業的利益,甚至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世界經濟恢復造成沖擊。

中美關係日益漸差,輝達和幾乎所有其他主要晶片公司的晶片都在台灣製造,中台關係緊張局勢加劇,AI、HPC晶片的效率提升之下,美國擔心的就是中國將晶片用於軍事用途風險,「防止先進技術落入壞人之手」,發展出高科技軍事產品,對世界影響之大。

為什麼會這樣說,台灣是世界上最先進晶片的最大生產地,各國擔心的是,一旦發生衝突,企業將無法獲得用於製造手機和無人機、構建超級計算機和蜂窩網路,甚至製造新武器所需的微晶片。

不過據中國官方媒體報導,2021年,中國進口了逾4300億美元的半導體中,其中有36%來自台灣,仍算是高度仰賴台廠,因此此類擔憂可暫緩。

2021年,中國進口了逾4300億美元的半導體中,其中有36%來自台灣。(彭博資料照)

AI發展,可以說是一個國家的核心競爭力。天風國際知名分析師郭明錤指出,中國在AI專利申請方面領先世界,而美國對AI晶片的限制,能夠確保美國在AI領域的領先地位。

在AI相關的專利申請方面,中國從2015年快速增加,2017年就超過美國,居世界榜首。

幫助中國崛起的是被稱為三大網路巨頭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的IT大企業。2015年以後的申請數量方面,百度僅次於IBM排名第2。阿里巴巴集團和騰訊控股也進前10。中國政府交給企業,在各自專業領域打造AI技術。

另外據數據分析服務商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統計,從2012年到2021年,中國的AI論文是24萬篇,美國15萬篇。再根據反映學術論文質量的指標之一,即論文受到引用方面,中國的AI研究論文被學術雜誌上或其他學術論文引用的次數超過美國,佔據世界首位。

美國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大學的研究報告顯示,中國2020年在這方面比重是20.7%,超過美國的19.8%。

中國國務院2017年發布《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其目標是爭取到2030年,把中國建設成為世界主要人工智慧創新中心。

中國國務院2017年發布《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其目標是爭取到2030年,把中國建設成為世界主要人工智慧創新中心。(路透資料照)

美國企圖阻止中國發展半導體產業,為此中國勵志發展出完整的半導體供應鏈,從軟體、製程設備、材料等皆能自給自足,以免頻頻被美國打壓。

中國政府喊話「自給自足」,目標2025年中國半導體的自製率將達70%。不過依目前的情況看來,恐怕很難達成這個目標。

喬治城大學安全與新興技術中心(Center for Security and Emerging Technology)的調查發現,中國的人工智慧晶片仍高度仰賴美國科技,以及台灣和南韓的產能。

Jefferies研究報告設想的最壞狀況,是華盛頓當局再進一步擴大禁令,阻止像是台積電(2330)、三星電子(Samsung)等晶圓代工廠為中國IC設計商生產晶片。「目前情況還未壞到這種地步,美國在採取激烈行動前,應該都會先衡量每一次加強打擊能發揮的效果。」

因此,所以現在GPU廠晶片禁令之下,是否影響到其他相關產業、產能的進行,仍需進一步梳理,禁令是否再擴大,也是各國及企業首要關注的焦點。

不過目前可以知道的是,中國達成完全自給自足難度很高,目前沒有一個國家能不輸入其他國家的設備、材料等,不光是美國不能,日本、台灣、韓國等高科技產業發展國也都不能。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