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去全球化升溫 中國供應鏈影響力減弱

2022/08/15 19:09

外商投顧出示最新報告指出,由於美國致力降低對中國的依賴,可能削弱中國在全球供應鏈的影響力。 (路透)

〔記者廖家寧/台北報導〕美商品浩太平洋投顧(PIMCO)出示最新報告指出,長期來看,去全球化風險正在升溫,由於美國致力降低對中國製造的依賴,可能削弱中國在全球供應鏈的影響力。

PIMCO中國經濟分析師廖薇(Wei Liao)與PIMCO美國經濟分析師艾博森(Allison Boxer)共同撰文分析,隨著中國國內供應鏈持續恢復正常,供應面的壓力有望減緩。另一方面,中國供應鏈復甦,並不會成為推升全球通膨壓力的主要擔憂,通膨風險應聚焦於其他因素,例如歐洲戰爭造成的食品及能源供應短缺。

短期而言,儘管中國經濟持續復甦,但全球供應鏈可能會持續受到干擾。首先是歐洲戰爭造成的中斷,以及部分主要市場的罷工情況,仍對全球供應鏈構成風險。

此外,食品和能源供應短缺已推升全球通膨,若工廠被迫關閉,為確保家庭有充足的能源供應,歐洲天然氣短缺和配給的風險將增高,可能會使供應鏈問題惡化。以上因素可能促使通膨率居高不下,導致風險溢價上升。

針對中國供應鏈狀況是否可能進一步推升全球通膨壓力,報告指出,鑒於成熟市場需求疲軟和衰退風險上升,雖然疫情發展存在變數,但中國的出口供應鏈不會成為全球通膨的主要擔憂。

此外,內需疲軟有助於中國控制通膨水平,近幾個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逐漸趨緩,加上2022年第2季初人民幣貶值,使中國往美國出口的價格通膨緩和。另外,儘管中國已加強推動刺激措施以支持基礎建設支出,但房地產市場前景依然黯淡,減少中國對全球大宗商品的需求。因此,綜合以上因素,中國不太可能成為全球通膨的主導因素。

投資展望上,PIMCO認為,長期而言,去全球化和資本市場更加分化的風險仍在升溫。由於美國政府致力在商品、零組件和各種材料方面,降低對中國製造的依賴,因此未來中國在全球供應鏈的影響力可能會減弱,相關趨勢可能在未來幾年使經濟效率下降,並增加通膨壓力,使許多投資者聚焦於如何強化投資組合的韌性。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