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中國拋「雙循環」論 經濟學家:新全球化歐美亞將並立

2020/09/01 15:01

中國當局在美中貿易戰和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打擊經濟下,推出經濟「國內國際雙循環」政策,並強調支撐國內經濟的「內循環」,據中國工銀國際,下1輪全球化在中國的「雙循環」政策影響下,將從「美國為全球需求中心」,走向「歐洲、北美、亞洲」3大分立的市場。圖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美聯社)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中國當局在美中貿易戰和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打擊經濟下,推出經濟「國內國際雙循環」政策,並強調支撐國內經濟的「內循環」,據中國工銀國際,下1輪全球化在中國的「雙循環」政策影響下,將從「美國為全球需求中心」,走向「歐洲、北美、亞洲」3大分立的市場,而中國將成為亞洲市場的供應和需求中心。

《CNBC》今(1)報導,中國工商銀行旗下工銀國際的經濟學家,在最近幾週發布解釋中國「雙循環」政策的報告,說明「雙循環」對下1輪全球化的影響。報告內容指出,上1輪全球化相當於「世界是平的」,其以美國為全球需求中心和貿易對象,亞洲地區如中國和日本、南韓則相互競爭美國市場。

但在「雙循環」政策影響下,下1輪的全球化將呈現「多模式結構」,市場分為歐洲、北美、亞洲3大區域,3地區的供應和需求中心分別為德國和法國、美國,以及中國。

非營利機構韓禮士基金會(Hinrich Foundation)研究員Stephen Olson指出,中國推出「雙循環」政策,顯示中國已發現其經濟在未來20年,已無法像過去20年一樣依賴貿易;美國方面,越來越多人發現追求和中國建立更深的經濟一體化是戰略錯誤,此戰略對中國而言效果非常好,但對美國來說效果不佳。

但在中國的「雙循環」政策中,「內循環」要實踐仍有難度,恒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Dan Wang表示,中國今年或明年的經濟動力將依賴投資和出口,而非國內消費,若要增加消費,或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中國當局將需要對收入分配進行重大改革,而改革會遭遇的最大困難,將是改革國有企業。

Wang並稱,中國追求「雙循環」的原因之一,是因為中國在全球的地位日益提升,中國所做的一切都會產生重大影響,同時其他國家也會重新評估它們依賴中國的程度,而來自美國的風險是中國當局的主要考量;中國之所以推出「雙循環」政策,是為了繼續在全球供應鏈中,維持其核心地位。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