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化廠擬蓋在名間 民憂污染茶葉
名間反焚化廠自救會在廟埕設連署處。(記者張協昇攝)
議員籲提完整環評、設第三方監督平台 環局:規範嚴格 不影響農作物
〔記者張協昇/南投報導〕南投縣政府以名間鄉新民村外埔段公有地為興建垃圾焚化廠優先地點,議員吳棋楠、沈夙崢二十九日在議會定期質詢表示,名間鄉是國內最大茶葉產地,居民憂心焚化廠排放的廢氣污染茶葉等農作物,要求縣府務必提出完整的環境影響評估報告,並質疑未來焚化廠採BOT模式興建營運,縣府難監督管控,一定要成立第三方監督平台,讓全民一起來監督。
縣府規劃採BOT 議員質疑難管控
吳棋楠指出,縣府將名間鄉列為興建焚化廠第一優先考量,讓人有其他四、五個備選地點似乎只是「陪榜」的感覺,尤其名間鄉稻米種植面積約五十公頃,茶葉更有三百公頃,還有山藥、火龍果等其他農作物,居民目前最擔心的是未來一旦興建焚化廠後,排放的氣體污染農作物,嚴重影響農民生計,縣府應提出完善的環評報告,他也另外找了四個適合興建焚化廠地點,供縣府評估參考。
沈夙崢則指出,縣府規劃採BOT模式興建焚化廠,未來對焚化廠的營運或萬一發生污染等問題,難以監督管控,因此縣府一旦確定要在名間鄉蓋焚化廠,除了要召開公聽會外,更要成立公正的第三方監督平台,讓全民一起來監督。
優先處理縣內民生垃圾 零污水排放
縣府環保局李易書答詢表示,縣府對焚化廠的選址,是根據交通、土地及周遭人口多寡等條件審慎評估,未來興建的焚化廠初步規劃每日約可處理六百至七百噸垃圾,並以處理縣內民生垃圾為優先,不但零污水排放,也會依據環境部目前正修訂中的焚化爐污染物排放標準,訂定最嚴格的規範。
李易書強調,國內有廿四座垃圾焚化廠,都採BOT模式興建營運,不但可減少縣府投資成本,也可引進最新技術,縣府未來也會與廠商訂定契約,依約監督營運,且國內目前也有八座焚化廠是蓋在原本農地上,周遭的農作物並不受影響,仍照常生產。
名間是國內主要茶產區,居民擔心蓋焚化廠污染茶葉等農作物。(記者張協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