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波蘭為俄海外飛地正名 加里寧格勒改叫「柯尼斯堡」

2023/05/10 19:06

加里寧格勒位置圖。(翻攝自Google Map)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波蘭決定在其官方文件中,將夾在波蘭與立陶宛中間、臨近波羅的海的俄羅斯海外飛地「加里寧格勒」,正名為「柯尼斯堡」(波蘭語:Królewiec、德語:Königsberg),俄國痛批此舉是波蘭的「敵意行動」。

據《歐洲真理報》報導,波蘭境外地名標準化委員會除決定為加里寧格勒正名外,其所處行政區也用波蘭文改稱為 Królewiecka oblast (柯尼斯堡州),相關決定從5月9日起生效。

該委員會強調,目前的「加里寧格勒」名稱是人為的,與城市或地區無關,這座城市在波蘭傳統上就叫 Królewiec。

二戰結束之前,加里寧格勒是一處名稱為柯尼斯堡(Königsberg)的德國領土。蘇聯1945年兼併這塊歐洲飛地之後予以改名,獨裁統治者史達林(Joseph Stalin)以自己親信的名字米哈伊爾.加里寧(Mikhail Kalinin),將柯尼斯堡更名為「加里寧格勒」(俄語:Калининград,拉丁字母轉寫:Kaliningrad)。

波蘭境外地名標準化委員會指出,加里寧是「一名罪犯」,對1940年蘇聯入侵波蘭時的「卡廷大屠殺」負有責任,在波蘭提及他,具有「負面性質」。

加里寧格勒面積約1.51萬平方公里,人口約150萬,在蘇聯時期一直是封閉的軍事區。加里寧格勒雖是俄國一部分,但與俄羅斯在陸地或海上都不相連,要透過鐵路和天然氣管道、取道立陶宛,才能接收俄方的供給。

立陶宛2004年加入歐盟,意味著俄國與加里寧格勒的陸上往來,至少會行經一個歐盟成員國,俄因此常就運輸方面的規範與歐盟發生摩擦,尤其是與立陶宛。

這塊飛地對俄國在此區的軍事存在向來具有重要戰略地位,是俄國波羅的海艦隊司令部所在。

作為俄國在波羅的海唯一不凍港,莫斯科2013年在加里寧格勒部署具有核打擊能力的短程伊斯坎德(Iskander)飛彈,用以因應美國在歐洲部署彈道飛彈防禦系統的計畫。

俄國今年2月24日入侵烏克蘭後,加里寧格勒因具有讓俄方抵禦北約成員國所有敵對行為的能力,重要性更不言而喻。

蘇聯統治者史達林以自己親信的名字米哈伊爾.加里寧(Mikhail Kalinin,見圖)將柯尼斯堡更名為「加里寧格勒」。(取自維基百科公領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