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成大開發鎂電池 有望取代鋰電池

2014/10/16 10:51

成功大學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洪飛義團隊開發新一代美電池,電容量高又較安全。(記者湯佳玲攝)

〔記者湯佳玲/台南報導〕目前可攜式電子產品、電動車等都是使用鋰電池,但鋰電池的效率不夠理想;國立成功大學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洪飛義、呂傳盛、陳立輝教授與成大貴重儀器中心陳冠仁博士組成的電池研究團隊,積極投入「下世代鎂電池應用技術研發」,已在鎂電池的應用技術上獲得重大突破,有機會取代傳統鋰電池。

洪飛義教授表示,世界各國都在找尋新一代更高效率的電池,鎂電池被視為最具發展潛力。鎂電池最需克服的是鎂離子的活性問題,鎂離子活性大,研究團隊利用控制氧化還原機制,大幅提高了鎂電池的穩定性。

他說,鎂薄膜電極、鎂粉末電極等關鍵技術已掌握,大幅提高鎂電池的穩定性、與傳統鋰電池的容量相較提高了8到12倍,充放電的效率提高5倍,以電動自行車來說,傳統鋰電池充飽電約需3小時,若改用新研發的鎂電池約充電36分鐘即大功告成。

洪飛義表示,新一代電池的研發,除了要求安全、高容量、高功率外,最好還要能抗高溫、耐極低溫。一般的鋰電在攝氏負15度的低溫下,電子產品本身若關機,再開機電池就無法再發揮功能。但洪飛義的團隊將鋰電池上添加鎂材料,研究證實即使在零下30度,電池仍能正常運作,處在攝氏55度高溫也不會有問題。

洪飛義說,電池材料的開發朝向綠色環保發展,由於傳統鋰電池的負極材料多為石油提煉所生產的石墨碳,不僅電容量都偏低,且石油的開採與提煉的過程也較耗能源不夠環保,新方法是利用奈米結晶結構的製程開發出高容量的天然木質碳與竹碳材料,提高電池的環保性。

洪飛義說,鎂電池最大好處是安全,即使車輛相撞也不會有爆炸的危險,但要普及最大的困難在於鎂電解液難以製作,因此研究團隊正嘗試自製美電解液,希望能有機會取代傳統離鋰電池。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