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教授巫文隆 超級大寶貝

2008/03/16 06:00

中央研究院研究員巫文隆戀貝成狂。
(記者張舜翔攝)

〔記者張舜翔/台北報導〕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巫文隆研究貝類生物20多年,是台灣貝類資料庫的主要發起人;他愈是深入研究貝類,愈是感興趣,只要是貝類相關的郵票、宗教法器、錢幣、繪畫、裝飾物、字畫等文物通通都收集,數量超過千項,自稱「寶貝教授」,名副其實。

巫文隆就讀台大動物研究所時,研究海洋動物的領域幾乎以魚類為主,但巫文隆認為,貝類等軟體動物占地球上動物的12%,僅次於節肢動物,貝類不應該在台灣的海洋動物研究中缺席。

1985年他自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拿到動物學博士學位後,便著手研究貝類動物,也因為對貝類的研究獲得總統府一等服務獎章與第25屆十大傑出青年。

台灣5成陸貝為特有種

巫文隆說,針對台灣地區最早的貝類資料,是1941年黑田德米的《台灣貝類目錄及新種記述》,裡頭記載著1459種貝類資料。而其實光是台灣地區238種陸棲貝類中,就有5成以上是台灣特有種,他從1999年開始,已累積台灣海域地區2483個貝殼標本,加上世界貝殼標本,共有1萬多個,成為貝類研究者的資料寶庫。

巫文隆還發現,漢字中出現「貝」相關的,約有1200個字。西畫中,「維納斯的誕生」就以巨型貝殼當作美神維納斯的誕生之處。在藏傳佛教中,常見的八吉祥(藏八寶)中就有貝殼;佛教千手觀音手中所持的法器,也有一個貝殼,可見貝類與人類文明息息相關。

10多年來,巫文隆走遍世界,收集以貝殼為主題的各類作品,並訂製31個活動木櫃和20多個玻璃展示櫃收藏,研究助理對於這位「寶貝教授」戀貝成狂的行為,早已見怪不怪。

巫文隆收集的螺墊技術翻製達文西名畫「最後的晚餐」。(記者張舜翔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