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近10年桃園水域事故 奪走67條人命

2024/06/20 05:30

埤塘事故風險高,要求水域的公、私管理單位都要設置相關告示牌。(消防局提供)

〔記者鄭淑婷、謝武雄/桃園報導〕桃園市近十年發生八十一起水域事故,造成六十七死、卅二獲救、一失蹤,池塘、魚塭等靜態水域案件就佔了四十六%,市府消防局訂定「靜態水域安全設施設置指引」,針對防護設施、防溺宣導及救生圈、救生衣,具體明定設置方式及數量,並要求水域的公、私立管理單位落實。

消防局分析二○一四到二○二三年,全市八十一件水域事故中,前三名案發行政區為復興、新屋、大園等區,主要是轄內有溪河、漁港及海邊,但最常發生的地點則在池塘、魚塭等靜態水域,顯示有「千塘之鄉」美名的桃園,埤塘事故風險也高。

消防局長龔永信昨說,參照國外經驗,針對防護設施、救生圈、救生衣、防溺宣導等四大重點,訂定「桃園市政府消防局靜態水域安全設施設置指引」,要求水域的公、私管理單位落實,但目前未有罰則。

消防局災害搶救科長歐忠威表示,以埤塘來說,有的會設置告示牌、防溺設備,但有的沒有,或設置數量不一定足夠,指引辦法明定方式及數量,例如禁止進入的水域,建議在出入口設置禁止進入告示牌,並在明顯位置放置救生圈,非禁止進入的水域,要明確標示該水域是否可以戲水、垂釣、潛水等區域,或豎立水深危險及禁止戲水、垂釣等警示標語,若埤塘有護欄及圍籬,出入口、觀景台須設置救生圈,沒有護欄、圍籬區段則建議每一百公尺設置一個救生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