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台中》300年恩怨 神岡豐原巴宰族、張達京後代和解

2020/10/25 05:30

張真強(左)代表張達京宗親會,捐助經費給巴宰族群文化協會理事長潘新祺。(記者張軒哲攝)

〔記者張軒哲/台中報導〕台中市神岡大社地區早期是平埔原住民巴宰族聚集地,3百年前與豐原地區漢人因開墾爭地紛擾,恩怨多年,導致平埔族人陸續遷移。時移境遷,24日下午巴宰族後代潘新祺與張達京宗親會理事長張真強等人在大社教會巴宰族群文化協會的成立大會,兩大族群握手言和,希望後裔族群結束300年前的怨恨怒氣,一同辦理大豐原地區文化活動。

巴宰族的分布以現今豐原、神岡一帶為主,大社更是巴宰族主要聚落之一,清治時期康熙年間,漢人豐原地區開墾先驅張達京因替平埔族人治病,頭目將平埔族公主許配給他,之後因「割地換水」協商,平埔族人的土地遭漢人蠶食鯨吞,不少族人大規模遷居至埔里。

當年開墾爭地 兩族群結怨

潘新祺說,當年大社潘家跟豐原張家是兩大望族,但土地問題導致雙方結怨,雖然300年事過境遷,自己跟張真強是扶輪社社員,交情不受影響,為了保留跟傳承巴宰族文化,成立巴宰族群文化協會,包括三義鯉魚潭跟埔里愛蘭地區的族人都共襄盛舉,構想在明年舉行巴宰族運動大會。更希望爭取讓巴宰納入台灣原住民一族,籌設族群紀念館。

巴宰族群協會成立 張家捐助

張真強代表宗親會捐助經費給巴宰族群文化協會,他笑說,時代不同了,現在不分族群,大家一起推廣文化活動。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