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景點妖怪傳說 行銷嘉義觀光

2020/05/15 05:30

相傳王得祿墳前石像,半夜會到田裡踐踏作物,還會調戲婦女。(記者林宜樟攝)

〔記者林宜樟/嘉義報導〕位於嘉義縣太保市的故宮南院,周邊有多處歷史景點,中正大學國藝中心主任江寶釵邀請以「妖怪文學」聞名的作家何敬堯等藝文人士,踏查王得祿墓、朴子水道頭等南院周邊古蹟,挖掘當地流傳的神鬼、妖怪傳說,將以「捉妖除疫」為主題,製作桌遊、導覽手冊等,用另類方式吸引遊客。

搜集故宮南院周邊古蹟故事

江寶釵說,故宮南院是嘉義地區人文歷史重要場域,這次高等教育深耕計畫邀請何敬堯、詩人張日郡、散文家劉兆恩、影像工作者王萬睿、劇場工作者游富偉、薪傳二手書店店長黃金山,預計以兩個月的時間走訪周邊景點,製作趣味桌遊、導覽手冊及影像紀錄等,用野史、傳奇來行銷嘉義。

製成桌遊、導覽及影像紀錄

前天團隊走訪王得祿墓、朴子水道頭及蒜頭糖廠等地,何敬堯說,王得祿墓前有石虎、石羊、石馬、石翁仲等,相傳石像動物晚上到田野踐踏農作物,也曾有石像夜晚出沒調戲婦女的傳說;何敬堯指出,人類經歷天災後常需有怨念出口,因而衍生許多神鬼傳說,石像則成為「代罪羔羊」。

江寶釵表示,一百多年前朴子地區曾有鼠疫,縣定古蹟朴子水道頭因而興建,讓居民有乾淨水源,嘉義海區的王爺信仰發展也跟瘟疫有關,可從疫病對當地文化的影響,融入桌遊設計,以現代人喜愛的方式呈現。

何敬堯說,每個時代有其不同的民俗信仰,深入瞭解民間傳說,可理解、串連在地歷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