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長庚醫院研究/頂尖拔河選手 逾5成罹腕隧道症候群

2018/07/13 06:00

醫師指出,只要適當休息,就能讓腕隧道症候群緩解。手指處為腕隧道症候群發生的部位。(記者吳亮儀攝)

〔記者吳亮儀/台北報導〕根據國際拔河總會的統計,拔河運動最常發生的運動傷害是肌肉拉傷和關節扭傷;長庚醫院研究則發現,拔河運動員發生上肢運動傷害的機率其實也不低,頂尖拔河運動員被查出有腕隧道症候群的比例超過五成。

桃園長庚醫院復健科醫師陳智光參與長庚運動醫學照護團隊多年,他指出,受檢測的女性頂尖拔河運動員,被查出有腕隧道症候群的比例超過五成,遠高於一般人腕隧道症候群的三%發生率。

陳智光說,這項研究調查卅名頂尖拔河選手、年紀約在十五歲到廿二歲間,當初是看到有些選手有腕隧道症候群狀況,決定做這項研究,調查知名拔河隊選手後很驚訝地發現,超過五成選手都有這症狀。

腕隧道症候群是通過手腕掌面的正中神經受壓所導致,典型症狀是靠大拇指側的三指半麻痺,長久下來抓握會沒力氣,可能是拔河運動員長期用力握繩所致,可歸類在累積性傷害。

陳智光說,他替選手們做神經傳導速度檢查,若傳導變慢代表神經受壓迫,正常情況是上半身傳導速度為一秒五十公尺,若剩卅到四十公尺還算輕度,可以靠復健或減壓注射治療,若低於廿五公尺大概就得開刀治療;幸好研究也發現,只要在訓練期間給予間歇性休息,也有機會讓腕隧道症候群症狀緩解,甚至恢復正常。

長期打電腦 適時休息甩甩手

陳智光提醒,一般民眾若長期做手腕重複動作,例如打電腦、生產線作業等,也容易得到腕隧道症候群,建議一段間就讓手休息一下,例如轉一轉手、甩動等,就能緩解累積的傷害。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