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科館手工造舟 重現基隆八斗子「罾仔船」
海科館與海委會合作,手工打造早期八斗子漁港的罾子船。(記者盧賢秀攝)
〔記者盧賢秀/基隆報導〕早期基隆八斗子在日治時期就有「燈火」漁業,早期的船隻都是木造的「罾仔船」,但現代科技進步,木造船被玻璃纖維船隻取代,造船的傳統工藝也漸漸失傳。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簡稱海科館)與海洋委員會(海委會)今年合作,製作1艘1比1的「罾仔船」重現八斗子,重建集體記憶。
八斗子漁民都記得,早年停靠八斗子的都是木造的罾子船,3艘一起出海作業,1艘用火把引火吸引魚,另外2艘在圍網,就是後來的「蹦火」漁業。
海科館與海委會合作「重現八斗子罾子船手工造舟計畫」,在半年的期間內舉辦2次工作坊,專業團隊與民眾共同以手工所打造1艘罾子船,長約6公尺、寬1公尺多、高約1.5公尺。
今天海科館館長陳素芬及海委會科技文教處海洋文化科長羅斯平2人,共同在這艘木造罾子船上釘上了船眼(龍目),正式象徵著船體完工落成,即日起將在海科館海洋劇場的半戶外空間展示,讓民眾可以近距離感受這艘手工船。
陳素芬指出,海科館座落在基隆市八斗子地區,為重現先人的智慧,讓更多人認識八斗子傳統的海洋文化,讓這些承載著豐富的海洋智慧和捕撈技術的木造船能夠重回八斗子,舉辦「造舟木工坊」,邀請民眾體驗手工造舟,不僅重現傳統技藝,也喚起大眾對海洋的情感,關注對海洋文化。
海科館表示,這艘罾子船永久典藏於館內,作為傳承台灣海洋文化的象徵。明年起,海科館將持續舉辦一系列的木工坊與相關推廣活動,傳承技藝,對過去漁業文化致敬,也重建集體記憶。
海科館與海委會合作,手工打造早期八斗子漁港的罾子船。(記者盧賢秀攝)
海委會科長羅斯平(右)與海科館長陳素芬共同為木造罾子船釘上船眼。(記者盧賢秀攝)
手工打造早年基隆八斗子漁港罾子船亮相,重現居民共同記憶。(記者盧賢秀攝)
-
基隆海域有熱帶鬚鯨! 海科館證實:首度發現
-
基隆八斗子遊艇吊上岸防颱 歷年最多
-
企業佈局最好時代來臨 微型商辦成市場新寵
-
復振傳統海洋文化 八斗子造舟工作坊手工打造罾子船
-
古船立體河海行舟!清明上河圖數位特展 基隆海科館登場
-
桃市推動「老舊校舍整建計畫」 提升城鄉教育資源平衡
-
油車住戶被迫交「電車充電費」 網怒批:根本不合理
-
竹市府辦年貨大街又封街商家怨生意難做 議員曾資程:有溝沒有通
-
出生10天安置10年!新北女童赴美新生活 社會局惜別會送別
-
高雄某幼兒園遭控餵童吃發霉仙草 衛生局抽驗檢驗
-
500歲草屯坪頂神木遭雀榕寄生 樹醫會勘後林保署允1月去除
-
華山基金會嘉義區募年菜 郵局助傳遞愛心、慶生堂捐百份拋磚引玉
-
青年百億海外圓夢基金計畫明年上路 葉丙成:預計1/23公布簡章
-
超商各網路賣場攜手NPO平台募集年菜 送暖北海岸弱勢家庭
生活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