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排灣族特有脫魯告白「送情柴」 早上出門超驚喜

2022/12/13 20:29

送情柴是排灣族特化的習俗,近期甚至只在中排灣的春日鄉及來義鄉等部落較為復舊常見。(資料照,記者陳彥廷攝)

〔記者陳彥廷/屏東報導〕國立屏東大學發展學士學位學程原住民專班(簡稱原專班)透過教學深耕屏東各原住民族文化,該校屏東大學原住民族教育研究中心今天在望嘉部落發表《望嘉送情柴》繪本,讓排灣族特有的求愛方式,透過現代繪本的不同角度面世。

送情柴是台灣原住民特有的習俗,但近年多集中於排灣族甚至僅在中排灣族部落可見,其它族部落已逐漸式微,為讓特有文化能夠綿遠流長,校方透過教育部的高教深耕計畫,校友陳婷壹回部落田調製作繪本,並和同校的科學傳播學系合作製成《望嘉送情柴》的動畫影片。

屏東大學原住民族教育研究中心指出,早年烹煮以木柴生火,柴是重要物資,男子得在深夜扛來百支木柴到愛慕女子家前示愛,代表有在野外劈出百支木柴能力,象徵可成家立業,向可能的岳父母討歡心,女子若同時收到很多木頭代表愛慕者眾,有的男性則怕被拒絕,則會「請人代送」,各種有趣畫面不僅是當事人出門「驚喜」,也成鄰居眼中「好戲」。

該中心指出,木柴種類以九芎、黃槿及相思木等適合製炭或燃燒緩慢火力足的最受歡迎,九芎演變至今象徵「長長久久」,相思則是「想念」,而綑柴所用的藤蔓或竹子也有不同意思,藤蔓代表生命力堅韌,族語發音的竹子近似「哭」,若竹綁相思就代表「哭著想念」。

陳婷壹是望嘉當地人,回鄉發表受到文健站約50名VUVU、耆老歡迎,他們笑說,看到內容挑起青春的悸動記憶,瞬間覺得自己年輕不少歲,但現在越來越少見「送情柴」,感謝年輕人透過出版繪本及影片的方式讓習俗繼續流傳。

屏東大學推出《望嘉送情柴》繪本。(屏東大學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