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關渡平原代耕農 見證農業變遷40年

2015/04/13 22:53

關渡平原有50公頃土地為洪武昌一人代耕。(記者蕭婷方攝)

〔記者蕭婷方/台北報導〕關渡平原於土地使用分區上為農業用地,為台北「最後一塊」大片水稻田,現耕作面積僅有200多公頃,僅存不到10名農人耕作。雲林鄉下小孩洪武昌現為關渡平原代耕農,默默耕耘關渡平原40年,一人就獨力扛起50公頃的稻田,見證台北農業從傳統勞力割稻,到農耕團以器械代為收穫,最後是農村人力凋零由專業代耕農出現。

洪武昌不愛穿鞋、愛打赤腳,因長年務農手指關節也顯粗大,他曾經是「割稻隊」一員,每當水稻收成季,他便隨著大家從南割到北,民國62年日本割稻機問世,一台機器可抵20人一天收成量,他便湊錢買了一台20萬元割稻機,當時20萬元可以買一棟房。

洪武昌笑說,當時自己年輕力壯,老一輩的農民看他手腳勤快,子孫又沒人願意務農,加上休耕也要翻土、整田才能領取休耕補助,許多人乾脆將田委託給他「看門」。但他也感嘆,現在許多財團購田養地,過去「老鄰居」留下來的田已不到原本的三分之一,三分之二以上所有權人已轉賣祖產。

一人看守一大片綠田,種稻技巧多,不僅水稻間隙有學問,連栽植品種也換了好幾輪,關渡平原土壤含水量高,耕作較耗費人力,但洪武昌仍堅守稻米栽種

,從育苗、翻土、巡田水、收成都一人親力親為。

憶及40年來關渡平原變遷,洪武昌說,當初關渡平原綠田一片,平原可種稻面積少說也有300多公頃,但過去有許多業者私下傾倒廢土,讓許多可耕地被「屯」成高地,原本一望無際的地平線,也逐漸被高樓包圍,上一代的農夫也凋零老去。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