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恆星雙胞胎形成過程 首度公諸於世

2014/12/04 15:17

中研院天文所副研究員高桑繁久(右)研究團隊,將恆星雙胞胎形成過程首度公諸於世。(記者湯佳玲攝)

〔記者湯佳玲/台北報導〕宇宙間的的恆星雙胞胎如何形成?中研院天文團隊透過天文望遠鏡阿塔卡瑪大型毫米及次毫米波陣列(ALMA)觀測,發現環繞其周圍的環雙星盤所含有的微塵與氣體提供養分,流向餵養雙星長大,恆星雙胞胎在媽媽肚子裡孕育的過程」首度公諸於世,11月20日發表於《天文物理學期刊》。

日籍的中研院天文所副研究員高桑繁久指出,由主星與伴星組合而成的雙胞胎恆星,占了恆星的大部分,但是科學家對單一恆星較了解,對於雙胞胎恆星所知甚少。

高桑繁久團隊2011年利用位在夏威夷的SMA次毫米波陣列望遠鏡,觀測到距離地球460光年遠的L1551 NE雙恆星有著環雙星盤;2012年進一步以位在智利北方,更靈敏、解析度也更高的ALMA望遠鏡觀測,看見盤面氣體運動的細部特徵,在全球900件申請案中,台灣成功爭取8件,高桑這件正是其中之一。

研究結果發現,雙星周圍各自伴隨著一塊氣體團,兩塊氣體團又被更大的「環雙星盤」包圍,其盤面大小約300AU(AU是天文單位,等於地球到太陽的距離:1.5 × 108公里),是海王星公轉軌道的十倍大,而環雙星盤的南側與北側環一個呈U形、另一個呈反U形,是恆星雙胞胎成長的來源。

研究團隊顏士韋博士說明,觀測可見最外圍的環雙星盤會誘導氣旋微塵與氣體等物質向雙恆心中央流動並產生塌縮,以餵養雙星寶寶長大,也代表雙恆星正在新生的過程。

這項研究計畫由科技部、香港政府與日本學術振興會科學研究費補助金的經費支持,是用波長0.9毫米的塵埃連續發射譜線來追蹤星際介質分布狀況,以及一氧化碳的分子發射譜線,經都卜勒效應計算後得知氣體運動情形。

(中研院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