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不斷偷龍轉鳳/認同哪個中華民國? 混淆不得

2010/10/11 06:00

記者鄒景雯/特稿

馬英九昨日在總統府前發表十月十日演說,特別提出「疼惜台灣,認同中華民國」,這個「中華民國」究竟是哪個「中華民國」?套句廣告詞:「斯斯有兩種」,不一樣就是不一樣,涉及到認同,這是無比嚴肅的課題,混淆不得。

馬英九所謂的「中華民國」,昨日在其講話中已經提供了解答。一處在兩岸關係部分,他說: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以「九二共識」為基礎,開展與大陸的關係。第二處,在其述及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成就時,他舉列的是:「推動地方自治,普及國民教育,厚植國防實力,更開創了經濟繁榮與政治民主的雙重奇蹟」,很清楚,這是蔣政權來台後的國民黨史。

依據中華民國憲法,「中華民國」包括中國大陸與現在的蒙古,根本不包括台灣。因為「五五憲草」在一九三六年公布時,台灣屬於日本治下,之後一九四六年中華民國憲法在南京經制憲國民大會議決通過時,這個問題也並未處理。由此看,如果馬英九要大家認同一個內涵為中國大陸與蒙古的「中華民國」,台灣人有幾個會點頭贊同?

至於台灣這塊土地的種種,如果馬英九的記憶只能從地方自治、九年國教開始起算,很顯然這到明年湊不足「建國一百年」,那麼之前的時間到哪裡去了?

在台灣這真實的一百年間,有三十多年與「中華民國」無關,甚至一度處於交戰的狀態,與憲法定義的「中華民國」至今仍一點連接也沒有,這麼多偷龍轉鳳的「中華民國」,馬英九要大家認同哪一個?又要如何認同?

要為「中華民國」尋找生命,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自一九九九年李扁兩朝政府實施十多年的「中華民國就是台灣」,只有二者合而為一,「中華民國」才能復生,台灣二千三百萬人才有最起碼的討論基礎,這也是截至目前為止社會上的最大公約數,馬英九捨此不為,則「認同中華民國」只好降為口號,你喊你的,大家有聽沒到。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