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唯一!台南「扛茨」走溪流 體驗先民聚落生活記憶
這次活動的竹籠茨是由傳統工藝「竹籠茨」保存者李養負責修復。(圖由台南市政府提供)
〔記者王姝琇/台南報導〕南市文資處與台灣歷史博物館(簡稱台史博)、溪南寮興安宮今天舉辦「扛茨走溪流—轉去咱的舊厝地」活動,市長黃偉哲與近百民眾合力扛起數公噸的竹籠茨,藉此讓民眾認識台江住民百年前對抗水患的歷史,體驗早期庄民互助扛茨遷村的過程。
黃偉哲表示,「扛茨(茅草屋)走溪流」讓大家體驗先民的生活精神,尤其是和大自然共同生活、保護自己的家與財產的精神,這項活動迄今已辦理4屆,希望藉此讓扛茨走溪流的傳統記憶可以代代傳承下去,讓民眾了解祖先走過的痕跡。
第1屆扛茨是2018年由台史博帶領溪南寮及地方庄頭發起,讓這段遷徙的回憶重新進入在地居民記憶,隨後2屆則由溪南寮以文化傳承的活動自辦。睽違2年多,今年再由市府發起第4屆「扛茨走溪流」,串聯台史博與在地興安宮,邀請近百人合力將竹籠茨從「溪南寮興安宮」扛到「水橋松王公」舊厝地,全程2公里,雖辛苦卻是珍貴的體驗與文化傳承。
文化局長謝仕淵現場介紹,「扛茨走溪流」是台江曾文溪流域聚落特殊的生命經驗。早年曾文溪經常氾濫成災,居民在「避水而居、順水而生」的生存條件下,發展出「竹籠茨」建築工法,材料為竹子及茅草,反映因地制宜的生活方式,展現人與大自然共生的智慧。
除了扛茨體驗,也安排在舊堤防上進行「尋找舊厝地」導覽,用地圖與史料對照現地,找出百年前位在曾文溪畔的家園,進而思考為何「新堤防已建,舊堤防卻不拆」的決定,突顯人在環境下與水共存的防災思維。
文資處表示,期望藉由此次活動,喚起大眾關注這段特殊的台南史,從曾文溪的河道改變、竹籠茨成為無形文化資產、居民「相放伴」遷徙,進一步反思環境變遷與當代人們的關係,也期許透過此項活動的溯源與傳承,使當地耆老口中的扛茨記憶,成為真正可被回溯與經驗的地方史。
台南市安南區「扛茨走溪流—轉去咱的舊厝地」活動今天在溪南寮興安宮前廣場登場。(圖由台南市政府提供)
-
獅頭製作、紙塑神像、八家將 登錄雲林無形文化資產
-
台南百人「扛茨走溪流」歷史重現 市長、81歲嬤、老外…都來了
-
2024臺東藝穗節從山林到惡地橫跨13個場域精彩表演
-
重現「扛茨走溪流」 台南百人扛起4噸重竹籠茨
-
李天生竹編70載 盼傳承「竹籠茨」技藝
-
台南淺草多功能中心啟用 黃偉哲:結合國華街服務旅客、市民
-
台南週末活動大爆發 市區交管、搭接駁車送咖啡
-
南市媒合身障團體秋節禮盒銷售逾千萬 超逾去年銷售額
-
阿嬤愛心 台南下營消防分隊獲贈200萬幫浦消防車提升救災戰力
-
7月底凱米颱風災損補助迄未到位 南市議員盼市府加快腳步
-
點燃科學熱情 台灣科普環島列車到台南
-
萌翻天 萌鬼搗蛋嘉年華10/26登場
-
張顥瀚涉詐助理費、陳啟昱捲入弊案 民進黨廉政會本月開會討論
臺南市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