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4代進化 太魯閣山月吊橋無搖晃感

2020/08/04 05:30

山月吊橋兩側設有風速器,隨時監控溪谷風速狀況,橋面則設柵欄,可透視溪谷奇石,也有透風效果。(記者游太郎攝)

〔記者游太郎/花蓮報導〕即將在12日啟用的太魯閣「山月吊橋」,距離立霧溪底153公尺,卻感受不到晃動,顛覆一般人對吊橋的印象,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昨天強調,遊客走在吊橋上俯瞰峽谷,不但享受開闊望遠的視覺感受,還可體驗國內最新的吊橋施工技術。

建於1914年 為監控族人

太管處解說員林茂耀指出,最早的山月吊橋建於1914年太魯閣戰役期間,是「隘勇線」的一部分,主要是日本政府為深入立霧溪流域各族社,方便治理及監控太魯閣族的活動;第二代1930年竣工,橋面距溪谷75公尺,;1941年修築第三代吊橋作為產金道路;第四代吊橋將於12日啟用,距離溪底153公尺,也是太魯閣國家公園內距離最高的吊橋。

「山月吊橋」是立霧溪流域最長的鐵線吊橋,早年走在橋上俯瞰深谷,令人心生畏懼、驚險萬分,當時派任到太魯閣的日本警察視為畏途,常有人萌生辭意,因此又有「辭職橋」之稱。

太管處副處長陳乾隆表示,山月吊橋12日舉行啟用典禮後,將對外試營運,採網路預約解說方式,每日上、下午各2場,每場200人,每天800人入場,歡迎預約。

12日啟用 日供800人體驗

陳乾隆說,由於橋面高懸在溪谷上方,風勢相當強勁,為了減震需要,橋側設置風速器,風速過大時疏散人群;橋面中央橋面設置格柵,讓峽谷底部吹起的風穿越,減少吊橋震顫,藉此增加穩定性,因此行走其上不會有傳統吊橋的搖晃感。

「山月吊橋」從規劃設計到施工階段,因為重視每個環節及公共安全,獲得107年度公共工程金安獎、及108年的公共工程金質獎的肯定,也創下了國內公共工程橋樑罕見的記錄。

站在山月吊橋上,居高臨下視野開闊,向東可以俯瞰燕子口的太魯閣峽谷;向西則可眺望立霧溪在山中蜿蜒東流,布洛灣環流丘地形也一目了然。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