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怨沖天 引爆魚蛋革命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香港旺角八日深夜爆發重大警民衝突,導火線雖是違法擺攤,但攤販絕對不是唯一原因,而是香港的民怨已累積至衝突一觸即發的臨界點!
英國廣播公司(BBC)以「香港旺角衝突:不只是魚蛋」為題指出,每年農曆年間,香港就會有攤販擺攤,販售傳統小吃給外出慶祝的民眾,對許多香港人而言,到臨時夜市買魚蛋或其他傳統小吃,是新年例行活動之一。
然而,港府去年開始取締這些無照攤販,去年取締無果,今年再度嘗試,在被批評選擇性執法的同時,甚至擴及地方活動人士。支持小販的人士,包括支持香港擁有更多自治的小型政治組織和政黨,也就是所謂的香港本土派「本土民主前線」。
近年來,在香港和中國當局關係益趨緊張、對民主化改革腳步緩慢心生挫折的背景下,本土派知名度越來越響亮,角色也越趨重要,但一般認為本土派特別激進,因為他們極度反北京,許多人還主張香港應該成為獨立國家。報導指出,八日晚騷動期間,甚至聽到有人高喊「香港建國」。
活動人士表示,隨著香港越來越商業化,中國的影響力越來越大,香港的本土認同與文化受到威脅,中客前進香港大舉掃貨日益挑動緊張關係,最近銅鑼灣書店股東職員「被失蹤」案也引發示威。
香港籍的成功大學政治系教授梁文韜在〈魚蛋革命的鳴槍敲響了港共政權的喪鐘〉一文中指出,香港在二○○三年與中國簽署「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後,成為中國貪官的洗錢樂園、中國人的購物中心,滿街都是水貨客,貧富差距已極為嚴重,媒體卻無法反映現實。「魚蛋革命」的另一原因是香港警察中國公安化,自「雨傘革命」起刻意製造與民眾的對立,因此任何一條引信都可能引爆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