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雲

臺北市 24-28 ℃

F-35匿蹤? 中俄雷達抓得到

(法新社檔案照)

(法新社檔案照)

2014/05/05 06:00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研發的聯合攻擊戰鬥機F-35,早因技術缺陷與預算問題為人詬病,現在連它最被誇耀的匿蹤功能可能都要打上問號。美國軍事分析家指出,中國與俄羅斯已研發出足以偵測並追蹤F-35的防空系統,一旦中俄技術增強,號稱第五代戰機的F-35可能威力大打折扣。

航空專業雜誌Aviation Week資深編輯史衛特曼(Bill Sweetman)指出,美國國防部低估敵人的雷達能力,決定降低F-35匿蹤能力。他說:「F-35容易被甚高頻(VHF)雷達偵測到,這種戰機的干擾特別受限在X頻,也就是APG-81涵蓋區塊。」他說,由於F-35並非「特別擅長干擾敵人雷達」,五角大廈將被迫部署特殊的電子作戰機來保護F-35。

至於洛克希德馬丁向來誇耀的F-35匿蹤功能,史衛特曼說,F-35雖具備可擴展的雷達誘餌(用於保護己方目標,干擾敵方雷達),可干擾飛彈攻擊,卻無法避免追蹤。史衛特曼還說,五角大廈早就知道甚高頻雷達偵測得到F-35。

英國國防智庫「皇家聯合軍種研究院」(RUSI)專家昆塔娜(Elizabeth Quintana)證實,F-35匿蹤性能有問題,英國的敵人將因此獲益。她說,雷達科技不斷進化,俄羅斯防空系統可能偵測得到F-35。昆塔娜指出,問題的關鍵在於F-35能否在被偵測到前先發制人。

電子掃描陣列雷達 破解匿蹤

匿蹤戰機是利用特殊塗料、平坦機體表面與銳利機身來折射雷達訊號,從而避開偵測,而F-35面臨的新威脅是一種稱為「電子掃描陣列雷達」(AESA)的系統。這種雷達會以不同頻率發散不同的雷達波,並透過快速改變頻率免遭匿蹤科技愚弄。中國已將AESA結合到新雷達系統,裝設在其最先進的戰艦上,具備在三百五十四公里範圍內偵測到匿蹤戰機的能力。

中國殲20 匿蹤技術陷瓶頸

不過,中國的第五代戰機「殲二十」更糟糕。由於其「向量噴嘴」技術遲遲無法突破,導致其主翼及尾翼都無法小型化,匿蹤效果無法提升,也未針對發動機進行匿蹤處理,在這些瓶頸尚未獲得突破前,實在難以稱為第五代戰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impression
國際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