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短暫雨

臺北市 14-14 ℃

美最新研究/不減碳 未來30年內大旱

2010/10/21 06:00

〔國際新聞中心/法新社華盛頓十九日電〕根據十九日發表的一份美國最新研究,除非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否則未來三十年內全球將會有大片土地面臨極度乾旱。研究結果已刊載於「威利跨學科評論:氣候變遷」。

該研究領導人、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NCAR)華裔科學家戴愛國說,世人正面臨未來數十年普遍乾旱的可能性,但大眾與氣候變遷研究界都還沒有完全體認到這一點;研究中的推測若有那麼一點近乎成真,全球就得承受極大後果。

警告地中海周邊苦旱災情恐「史無前例」

該研究指出,亞洲、美國與南歐的部分地區,以及非洲、拉丁美洲,與中東絕大部分地區,可能會在未來數十年面臨極度乾旱;至於瀕臨地中海的地區的旱災災情,將達「幾乎史無前例」的地步。極度乾旱會對農業、水資源、觀光、生態體系與基本人類福祉造成重大衝擊;在美國,乾旱每年平均造成六十到八十億美元損失,乾旱災難在一九八○年代的非洲造成逾五十萬人死亡。

高緯度區與印度 可能變更潮濕

當全球大部分地區面臨長時間乾旱之苦之際,從北歐到俄羅斯、加拿大、阿拉斯加等高緯度地區與印度,其氣候可能變得更潮濕;然而,這些地區變得更潮濕,並無法彌補全世界大部分地區變得更乾旱。戴愛國說,濕度增加是在北方、人口稀疏的高緯度地區,無法與人口稠密的溫帶與熱帶地區的乾旱情況相提並論。

2060年 美、南歐、中東、澳洲和東南亞 苦旱嚴重

戴愛國使用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委員會(IPCC)二十二個電腦模式的結果,再根據目前溫室氣體排放量估計值,來對氣溫、降雨量、濕度與其他氣候因素進行推估;結果發現,到二○六○年代,非洲、南歐與中東大部分地區,大部分美洲(阿拉斯加、北加拿大、烏拉圭、阿根廷東北除外)、澳洲與東南亞,將面臨嚴重乾旱。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impression
國際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

熱門推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