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封面故事>脫歐大地震 倫敦金融中心寶座仍穩

2018/03/05 06:00

倫敦金融城政策與資源委員會主席孟珂琳(Catherine McGuinness)。(記者魏錫賓攝)

記者魏錫賓/專訪

金融業是英國最重要的產業之一,近20年來,英國貿易赤字有增無減,但2016年金融保險業貿易盈餘卻仍近600億英鎊,倫敦做為國際金融中心的亮麗表現,並未因脫歐在即而褪色。倫敦金融城政策與資源委員會主席孟珂琳(Catherine McGuinness)接受專訪時指出,英國有堅實的金融根基,歐盟只是市場的一部分,脫歐影響英國金融業不會太大,部分國外銀行甚至在倫敦開設新分行。

金融產值占英10% 人才與貿易受關注

依倫敦金融城政府的統計,金融相關產業大概組成英國經濟的10%左右,包括銀行、保險、基金管理、管理顧問、會計服務及其他與金融有關員工,共超過220萬人,貢獻稅收超過700億英鎊。根據英國國會統計,2016年金融及保險部門員工超過百萬人,創造的附加價值在1200億英鎊(超過新台幣5兆元)以上。

脫歐過程有許多爭議,佔有重要份量的金融業也提出不少主張,孟珂琳指出,脫歐牽涉許多複雜的層面,可能有不同結果,金融業持續凝聚共識與政府對話,並特別注意3T問題,第一就是過渡期(Transition period)的安排,必須確保能順利地與歐盟邁向新的關係,第二是不影響全球人才(talent)的招募,也就是英國要有適當的移民政策;第三為貿易(trade)的維持,應與歐盟談出較為緊密的跨境貿易協議。

脫歐影響金融業 衝擊不會太大

因為不確定性及市場的可能割裂,脫歐公投之前,就有銀行揚言在公投脫歐後將總部遷離倫敦或是縮減英國的營業規模,對於這一現象,孟珂琳認為,金融機構以顧客為優先,銀行不能一天停止服務顧客,而商業交易及監理法規在脫歐後第一天都可能改變,所以銀行必須擬定應變計畫,應付脫歐後各種可能,但目前英、歐最終協議還未確定,因此,銀行也暫時不會投入大筆經費將應變計畫付諸實行。

孟珂琳指出,歐盟只是英國金融業海外市場的一部分,英國金融服務行業協會(TheCityUK)委託研究發現,脫歐對英國金融業的衝擊應該不如想像大,依照雙邊協議達成的不同關係之情境,損失的工作可能在3,000人至未達成任何協議的75,000人間,不過,也可能更低,或許不到1,000人,相對英國龐大的金融就業人口比例相當小。雖有銀行重新配置,要把員工移出倫敦,但也有銀行對倫敦有信心,譬如: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及中國農業銀行都在倫敦開設新分行,西班牙也有銀行考慮將總部遷至倫敦。

倫敦有獨特優勢 仍將是國際金融中心

在脫歐的不確定性中,為何倫敦的金融中心地位仍不動搖,倫敦有何優勢?孟珂琳表示,主要是倫敦已形成金融產業生態系統,提供的金融服務有足夠的深度與廣度,且聚集相關的專業服務及業界專家,而且國際重要金融機構都不缺席、金融文化傳承已久,以及有語言優勢及健全的法規體系等特色,許多優勢不易被取代。。

孟珂琳認為,倫敦有獨特的優勢,所以她不是很擔心脫歐的談判結果,不管如何,倫敦依然會是頂尖的金融中心;不過,一些非核心較不重要的邊緣工作可能會轉移出去,因此還是希望英國與歐盟能達成雙贏的協議。

脫歐雖然占據大眾眼光,不過,金融業還有許多挑戰。孟珂琳指出,創新與科技的改變,對金融產業的影響愈來愈大,金融科技與網路安全是不能忽視的議題;倫敦金融城中的科技工作持續增加,而因為法規彈性及金融沙盒,英國雇用的金融科技人才超過紐約,也比香港、新加坡及澳大利亞合計還多。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