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封面故事>脫歐倒數 英倫經濟吹寒風?

2018/03/05 06:00

脫歐倒數,英倫經濟恐吹寒風?(記者魏錫賓攝)

記者魏錫賓/專題報導

細雨稍停後,被堆疊的雲層鎖住的街頭,少數行人盡力抖擻著步伐急走,在零度左右的風中,英國倫敦的冬天冷入骨裡;不過,天氣雖然悶人,各型起重機依然從容地爬上尚未完工的建築物爭高,在舊的金融城(City of London)及新的加那利碼頭(Canary Wharf)金融區,分別可見數棟摩天大樓正密集施工,為寒冬裡即將脫歐的陰鬱倫敦注入生機。

公投脫歐通過 首相換人

從1973年1月1日加入歐盟後,脫離歐盟的主張在英國就未曾絕跡,2016年6月23日終於公投通過脫歐,但因為贊成與反對票數接近,社會震盪更為激烈,政客互相指責,政壇一片紛亂,迫使原首相卡麥隆(David Cameron)隔日辭職下台,英鎊也開始大貶,辦理第2次公投再決勝負的呼籲及請願聲浪不斷。

原本立場似乎偏向留歐的新首相梅伊(Theresa May)在7月13日接任,但社會對立氣氛更熾,國會裡內外交迫,同為保守黨的議員主張各有不同,脫歐後維持與歐盟緊密關係的國內意見雖佔上風,不過2016年10月2日歐盟高峰會主席塔斯克(Donald Tusk)火上加油,在表達其餘27個會員國的集體態度時強硬表示,「硬脫歐」(hard Brexit)只有一個替代方案,就是「不脫歐」(no Brexit)。

脫歐倒數一年 英國經濟未全面惡化

梅伊試圖一統政壇意向的努力沒有成功,但仍忠實執行公投結果,對外積極與歐盟折衝,對內則明確表達「沒有第2次公投」的決心,希望凝聚國內支持其脫歐談判的共識。只是在排解千頭萬緒的脫歐關係後,仍延遲至公投後9個多月,在2017年3月29日才代表英國向歐盟提出脫歐的意願,正式啟動歐盟條約規定2年必須完成脫歐的程序。

如今距離脫歐倒數大約僅剩一年,英國社會分歧猶在,1英鎊能兌換的美元,也從2014年中超過1.7美元,減少至公投前的1.43美元,更一度下滑至1.2美元的30餘年低點;不過,在公投脫歐後,英國景氣並未如官方及部分經濟學家預測全面惡化,FTSE100股價指數屢創歷史新高,經濟依然逐季成長、就業人口數持續穩定上升,失業率也從脫歐公投時的5%左右下降至2017年11月的4.3%。

物價上揚、產業浮動 等待新關係出爐

在二月寒風中,倫敦牛津街(Oxford Street)、攝政街(Regent Street)等知名購物街的百貨公司及商場內,還是有購買情人節禮品的人潮、唐人街也多著是趕農曆年時興的遊客,緊鄰的地鐵萊斯特廣場(Leicester Square)站出口,在傍晚時總是寸歩難行;但經濟數據猶佳,不代表每人感受均同。對一般反對脫歐的民眾而言,英鎊貶值帶動物價上揚,就是最明顯可見的惡果,英國物價已連續5個月上升超過3%,主要雖是房屋及交通,但衣、食也有上升趨勢。

育有2個年幼子女、任職於聯合國英國分枝機構的湯生德(John & Ruth Townsend)夫婦受訪時擔心脫歐使英國更為保守向內,僅「懷舊地看著過往的榮光,而不積極迎向未來挑戰」。John認為,或許雙邊談判的結果不差,但不可能比留在歐盟更好;這段時間政府內部充滿混亂及鬥爭,有許多臆測,也造成社會分裂。Ruth也指出公投的效應很明顯,超市的商品價格已經上揚,海外旅遊也更貴了。

英鎊貶值 外資匯入不手軟

英鎊貶值效應,也帶動外資積極投入,倫敦依然是歐洲最會吸金的城市,部分大型併購案趁勢完成,2016年9月日本軟銀以240億英鎊併購安謀(ARM Holdings)就是最大宗的案件;而根據英國約克大學(University of York)房屋政策中心的分析報告,大倫敦區新建房屋由海外投資人購買的比例,也從2014年的10.5%,快速上升至2016年的17.9%,主要為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及中國人。專精不動產買賣的律師Mark Waterfield也指出,2017年的趨勢也是如此。

憂心但不悲觀 倫敦金融中心寶座尚穩

倫敦是滙豐、渣打、巴克萊(Barclays)等銀行的全球總部,也是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及花旗等美國主要金融集團的歐洲總部,在英國脫歐的不確定氣氛中,倫敦在2017年9月依然被評選為國際金融中心的第1名。雖然各行各業的所有英國人都受脫歐影響,但產值龐大的金融業受到最多關注,甚至傳出英國希望單獨針對金融業進行談判。

不過,金融業雖是力主留歐最力的行業之一,在公投脫歐前後,幾家大銀行就揚言將總部遷離倫敦,可是大都仍在觀望中。經常接待亞洲訪客的倫敦金融城亞洲事務新聞官駱南森(Nathan Rodgers)心有所感地說,「這裡流傳一句話,我們一直在談脫歐(Brexit),但他們只談商業利益」,脫歐的各類議題經常是英國主要媒體的頭版素材,各國訪客則只在乎脫歐後的商業變化。金融城政策與資源委員會主席孟珂琳(Catherine McGuinness)認為,英國金融業即使受影響,也不會太大。

脫歐談判第一階段完成 雙邊關係不確定性仍高

如果脫歐談判像部分反對人士所說就像煮青蛙,則目前的水溫還很低。在英國與歐盟達成的第一階段協議中,在財政上,英國必須參與歐盟2019及2020年的預算分配,有如仍是歐盟一員,事實上,所有先前承諾在2020年底前的財務支出,英國原則上均同意買單;也就是預期效應產生,經濟現狀的改變待觀察。

第二階段有關未來雙邊關係的安排更是重點,雖未確定,但有反對者不改悲觀,剛從英國羅浮堡大學(Loughborough University)畢業的Sebastian甚至氣憤地說,「美國總統川普認同的,一定不是好事」。

分歧仍在 溝通聲音逐漸出現

英國確實依然充滿著憤慨的聲音,反對脫歐者將對政治、經濟、社會或教育的不滿,都投射在脫歐事件上,贊成脫歐者的形象被塑造成笨蛋、保守,不過,社會似乎也逐漸形成好好談判脫歐的共識,由劍橋大學教授Graham Gudgin帶頭的約40名英國各界菁英,上月設立網站鼓吹理性辯論,並以實際數據認定經濟所受影響遠小於預估,希望大眾不要受偏見蒙蔽。

晚上七、八點,即使不少街道已無人跡,倫敦加那利碼頭區幾家大銀行的總部依然燈火通明,而在英格蘭銀行旁的地鐵銀行站(Bank Station)也開始再湧入西裝畢挺的金融從業人員,他們在美國股市收盤後,等著搭上直達轉運中心滑鐵盧站(Waterloo Station)的地鐵;雖然回家的路分向各方,步伐也有點疲憊沈重,但並不顯得茫然不安。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