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封面故事>新創環境4缺 台灣4年孵不出獨角獸

2017/11/27 06:00

全球獨角獸平均估值最高三大國家

記者陳梅英/專題報導

2013年國發會推出「創業拔萃方案」,鼓勵創新創業;但過去4年來,全球在創新創業風潮下產生近200家估值逾10億美元的「獨角獸」,其中8成獨角獸集中在美國與中國,韓國、新加坡、日本至少有1至3家,唯獨台灣在全球獨角獸地圖上缺席。

全球獨角獸企業 美中最多

台經院匯整CBInsights資料,2009年至2017年9月底,全球有215家估值逾10億美元的獨角獸,美國108家排名第1、占5成以上;中國56家排名第2、占26%;英國與印度並列第3,各有10家;德國則以4家居第5。

台經院分析,中國市場大,資金充沛,具備足以養成獨角獸的條件;但中國獨角獸崛起快,有的成立1年就成為獨角獸,例如共享單車估值上漲速度驚人,能否符合高身價,還要時間驗證;美國優勢則在新創生態系完整,矽谷創業精神更成為許多國家想仿效、取經之地。

台灣天使投資協會秘書長蘇拾忠認為,美國獨角獸全球最多,卻很少是1次創業就成功的,高達4成是第5次創業才成為獨角獸,美國獨角獸多半是連續創業的成果;但是,在台灣連續創業比率很少,主要是台灣沒有天使投資人。

天使投資人少 缺乏連續創業機會

蘇拾忠表示,台灣並不缺資金,大企業也願意補助新創,這幾年新創環境也逐漸建立起來,但願意投資在新創早期的天使投資人還是很少。他指出,美國人通常是找到錢才創業,創業失敗就打掉重練,只要有想法就可以找到天使投資人繼續創業;但在台灣,許多人創業拿的是自有資金或政府補助、家人資助、甚至銀行貸款,失敗後很少有第二次創業機會,這是相當可惜的地方。

國發會則指出,台灣新創環境面臨「四缺」問題,分別是市場、資金、人才與法規,包括:國際化不足,企業少參與;新創事業不易取得早期資金,融資管道困難;缺乏外國人才參與,不利提升新創事業國際化能力,創業家經驗有限,缺乏人脈、市場資源,成功率不高;現行法規對新創不友善,新形態業務常面臨法規適用不確定問題。

新創環境4缺 亞矽加強國際連結

國發會副主委邱俊榮表示,在新創生態系完整的地方比較容易孵出獨角獸,不然就要依靠外力幫忙;台灣推行亞洲矽谷計畫,就是希望加強與國際連結,透國際市場、資金與人才,加速獨角獸養成,雖然不是容易的事,也不是沒機會,Gogoro就很有可能成為台灣第一隻獨角獸。

邱俊榮也說,「不能為了獨角獸而獨角獸」,台灣有很多不錯公司,成為獨角獸之前就被併購或直接掛牌上市,這些公司透過併購引進國際技術、人才,也不是壞事。

不過,台灣若能有一家獨角獸公司,還是有加分效果。國發會產業發展處詹方冠指出,不僅能增加台灣在國際新創圈的能見度,進一步吸引國際資金來台,也讓年輕人看到創業也是通往成功的一條路。

不能為了獨角獸而獨角獸

之初創投創辦人林之晨則認為,以狹義定義的獨角獸來看,台灣上市櫃公司市值超過10億美元的已經不少,若認為獨角獸一定要讓國際看到,其實是一種自卑的想法,其實只要公司的重點客戶看到就好。他指出,全球根本沒有一個關於獨角獸認定或評比的機構,只是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媒體所做的調查報告,不具意義。

他認為,台灣現在最大問題是,過去30年來自歐美科技製造業的進口替代模式已發展到盡頭,必須抓住新的機會,包括崛起中的東南亞市場及人工智慧、自動化兩大發展趨勢,才能為台灣注入新的經濟成長動能。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