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閱讀小說】3之1 - 見刑天

2016/02/21 06:00

圖◎王孟婷

◎吳鈞堯 圖◎王孟婷

應龍,是一隻龍,黃帝麾下大將。祂有翅膀。金色。頭長兩隻角,能綻放雷電,於千軍萬馬中,心隨意轉,擒殺敵寇。應龍掌天下水。水柔弱,也無情,應龍曾興大水,退炎帝、敗蚩尤,倒未試過水、電合攻,這一來,只消敵軍鞋底有水一滴、頭頂有霧一片,不電死,也電癱。應龍未曾水、雷並作。應龍不知水與電的關係,直到在森林中,遇見來自20世紀的人。他自稱吳可端。他跟祂說,祂是遠古的龍。

遠是空間、古是時間,吳可端不該在20世紀遇見祂,還是祂,不該在神話世界,遇見吳可端?

關於時空,每一個人都信誓旦旦,宣稱此時此刻,是唯一的真實。幸好一龍一人,不爭執對錯。蚩尤大敗時,餘軍擊潰黃帝南方的包圍,與應龍正面交接。蚩尤憂應龍以水攻,奮身一躍,銅頭鐵額撞上應龍。應龍雖負傷,奮力以閃電回擊,黃帝麾下的五虎將、八驃騎殺到,拖翻蚩尤,就地斬殺,身、首分葬兩處。應龍沒死,但承受了蚩尤的死,跌落塵埃。傷癒後,已不知何年何月,雖仍可驅使雲霧,但已無力飛返天庭。應龍得知炎帝降,麾下大將刑天,挑釁天庭亦遭斬首。黃帝凱旋歸,竟忘了應龍。

應龍迷失了。祂想到祂的輝煌。祂的兵卒擎弩箭,陣開十里,應龍指左揮右,軍隊如水,指向哪一邊,就毀垮了哪一邊。祂的森林草綠如兵,但都靜止了。不衝刺、不喊殺,應龍走過林間,仍常聽到殺戮。應龍也喊殺。殺殺殺。伴以大水、雷電,士兵們說,那是專屬應龍的軍歌。凱旋樂聲中,應龍被遺忘了。忘得又深又遠,彷彿吳可端說的,應龍在神話世界中,已萎靡成另一個神話。

巧遇吳可端,無意中救了應龍。吳可端是金門人,家貧,下南洋謀生,為了致富榮耀父母,參加探險隊,前進大山,尋找累世傳說的寶藏。吳可端的隊員病了、被怪獸吃了,就算放棄,但深入大山,已無路可退。隊員們一一放棄吳可端,他們死了。應龍救了吳可端。儘管應龍也不知,該如何走出大山。

既然都迷失了,誰對誰錯,就沒爭執的必要。

應龍曾問吳可端哪裡人?

吳可端說他住金門昔果山,反問應龍哪裡來?來這兒做什麼?既然是一條龍,幹嘛不飛,而陪他一起走路?飛翔哪有極限?天地遠,難道曾有很近的時候?

應龍說,不是不能飛哪,而是只要一飛,就會想到飛翔的極限,因為天跟地的距離,愈來愈遠了。祂療傷後,發覺再也飛不上天庭。再也飛不上天,飛行有什麼用?

應龍,是一隻龍,一隻放棄翅膀與飛行的龍。應龍想起吳可端悠悠看著祂,說祂又遠又舊,沒了夢想,或者,連夢都做不了。吳可端年輕。他要走出大山,找他的愛情、他的後裔以及父母手足。

應龍放吳可端一個人,獨自面對潛藏森林的青臛、彘等怪獸。青臛模樣像狐狸,九條尾巴;彘像老虎,尾巴像牛,吼聲如狗。但是,吳可端果決地離開應龍,面對可能的死亡,以及可能的新生。吳可端離去的那一天,應龍默默看著他,想起吳可端曾說項羽兵敗江東,四面楚歌。應龍想,這寫的是項羽,也臨摹了祂的現狀。沒有軍歌,四面碰壁,連楚歌都沒有。沒了吳可端的陪伴,應龍失去了方向。一隻龍、一個人或一個世界,就算是迷失,卻也索求一個方向。

應龍向空冥、朝東方,急嘯幾回,朝吳可端離去的所在,伸金色大翅,頭上兩隻金角乍然放光。

寂滅之處,寸草都不生的。但任何事,極了端、觸了底,都勢必有美質,從最窮僻的荒涼中發生。應龍飛上天,吳可端走在地。應龍振翅,無論晨光或夕陽,都更說明,祂的翅膀就是光。金色的光。祂一飛,就是一種飽滿。

應龍沉迷於飛。祂過去飛,是用兵擺陣,殺敵致勝;是收涓滴於胸臆,醞釀為大水、惡水。飛,是方法,是與風的遊鬥。應龍看著翅膀反影的光芒,飛是思念,是語言。翅膀每一回揮動,都彷彿默喊吳可端。喊他的名,喊他的方向。

該找得到吳可端卻沒找著,應龍懊惱不已。難道如吳可端說的,祂不該在吳可端的20世紀,遇見他、認識他,而該分屬兩個世界,一個很遠很古、另一個很近很新,它們不該有連貫,連交錯都是錯誤。

應龍收翅,停崖壁間。眼前的森林、山巒,往四面八方擴去。無止境,也彷彿沒有回音。吳可端稱它們做「大山」。沒有更多的附意,但是遼闊、孤獨,容納著無盡數的小。小如吳可端跟他的尋寶隊,當然得迷失在大山中,然巨大如祂、駕水馭電如神的祂,難道也是小小的,所以祂飛不出大山,所以祂迷失?大山的寬廣,究竟深入到多遠的地方、多長的時間,致使一條龍,一條願意飛翔的龍,也走不出來?

夕陽落,崖壁連崖壁,如同鏡子,包圍著最後的落日,應龍裹翅,立崖壁上,祂的翅膀也成了一片山,應龍內心一陣絕望,再找不到吳可端、再飛不出大山,祂恐怕也將成為大山的一部分。一片小小的山岩,滿足於光,映祂的飛翔於森林之上,亮祂的翅膀於眾崖之間。應龍將石化為一座山。儘管祂能飛、願意飛,終只能是飛行的小山,成為寂滅的大山中,一個招搖的、喬裝的把戲。

應龍可以快速飛抵森林底部,但祂決定收了翅膀,不再飛。祂想到,吳可端是用走的離開祂,更可能是用走的,出了大山。

應龍往山下走。應龍不知道崖壁與平地的距離。落差的高度,讓應龍覺得依稀往地底、往洞底走。落、差,純粹是空間,還是夾帶了時間?祂究竟深入到多遠的地方?眼前的洞底,真的是內部空間的極限嗎?或者,這只是個「假洞底」,背後會通往更深的地方?更深處,即可擺脫大山――這個祂迷失的所在。已忘了走多久,洞底不是洞,但肯定是到底了,沒有聲音、沒有回音,甚至,陽光都不輕易照耀祂收斂的翅膀。祂的飛翔,再度成了回憶。

應龍聽到森林內有騷動。夜深時,沒有猛禽或異獸,會在移動間,輕易踩響落葉,壓斷枝椏,應龍想到吳可端跟他的尋寶隊,是了,除非是人,是吳可端或者另一批被大山迷惑,走入尋寶的人;無論來人是誰,他們或從吳可端所說的20世紀走來,比祂掌握了更多吳可端的消息。應龍思及此,內心振奮,但祂知道必須靜,等待一個人或一盞光時, 必須寂滅,等待來者撥開樹叢,朝祂走來。

應龍等、應龍聽,祂聽出了不對勁,難道吳可端被異獸追襲?步伐亂、呼吸促,如果來者是吳可端,祂勢必擋在他前頭,為他敵擋後頭的追兵,無論是蚩尤、刑天、甚至是黃帝。想到黃帝,應龍心裡螫痛,急忙收斂心神。

沒多久,來者快速移動,那不該是吳可端該有的速度,除非他吞食「猩猩」,一種吃了牠,就能善於奔跑的異獸。應龍提神,辨識暗夜流音。等看到來者是誰,應龍與來者,都不禁發愣。怎麼會,應龍巴望著吳可端,卻跑來一隻老虎?牠脅下長翅膀,卻不飛,窮夜急奔。闖入森林的老虎,也想怎麼會,好不容易躲過一批人,不料森林還有埋伏?

老虎,是虎非虎。祂叫「窮奇」,是西方上帝少昊的後裔,殿址在長留山,主司察看沉沒太陽西邊時,反射到東邊的光輝是不是正常。窮奇藐視祂的任務,無聊之至,透過天梯,跑進人間。人間傳說,窮奇一入人間,就世俗了,必須果腹、必須飲水,祂發覺人肉好吃,卻專吃正直有理、老實有德行的人。窮奇惡行傳遍人間與天庭,四方大帝派員追緝,窮奇警覺了,逃竄無影。

窮奇逃往南邊,炎帝的轄區。本以為黃帝打敗炎帝稱霸天下,黃帝的命令炎帝未必接受,然而炎帝慈悲為懷,領受黃帝令,派遣義勇軍擒殺窮奇。義勇軍組成不過十人,但收授炎帝贈與的各式防身寶物。比如,有一種獸叫「緩」,形狀像羊,沒有嘴巴,無論如何都殺不死牠。拿「飛兔」背上的毛當做翅膀,可以飛行天空。「囂」是鳥,四隻翅膀、一隻眼睛,卻長狗尾巴,吃了牠就可以治肚子痛。有一種植物叫「帝休」,樹葉像楊樹,開黃花、結黑果,把花跟果煎湯喝了,可以心平氣和。有一種樹叫「懷木」,吃了它的果子,可力氣大。

義勇軍不是神,施展法寶宛如天將,窮奇心想,若是一對一、或一擋二,祂或能一口宰殺他們,但義勇軍合十人之力已難對付,昔時炎帝大將刑天,認識義勇軍成員,結伴而行。窮奇想,祂能做的只有逃。怕飛上天,易洩行蹤,窮奇時飛時奔,又不時飛得高高的,偵查義勇軍行蹤。不料,他們不追捕祂了,而爬天梯,渡宇宙,打算上天庭去。

躲避義勇軍的幾個月中,窮奇不飲不食,並不覺得飢餓,牠的身體告別了人間善惡,牠斑斕的虎紋,黃愈黃、黑更黑;牠的紅色翅膀,一張開,就像一團燃燒的火焰。窮奇的神性出現了,祂察覺自己更輕盈,更接近天了。但隨著義勇軍登天梯而去,窮奇失了警戒,忽然動念,再吃一個人如何?

窮奇吃人,是以人為藥。窮奇吃妨害人類生存的蠱,如蜥蜴、螞蝗跟金蠶等,防止蠱毒貽害人間,但需以人當藥,否則肚疼、頭裂。但此時平和,沒有追兵、不吞蠱毒,卻突然想到吃人?難道以往食人,除了驅毒,還在意口腔的美味、還享受著人臨終的恐懼?窮奇被自己的念頭嚇著,胡亂奔竄。

窮奇闖進森林,意在避開人,不料撞見一條龍,難道天意不讓祂吃人,而讓祂食龍?窮奇凶性大發,猛地揮動紅翅膀。火一團,虎一團,虎虎生火,撲向應龍。應龍見來虎不善,沒想到直接飛撲而來。應龍已許久未曾穿梭敵軍廝殺。但面對凶,自然反應狠;看見快,只能回以快。人間,可還有速度快過雷的?窮奇剛躍起,應龍發奔雷,哧哧急響,窮奇倒地,身上的火退為紅。應龍沒下重手,窮奇暈竭幾秒,馬上撐起身。應龍以為眼前異獸還將再戰,龍角蓄電,暗夜中,如一只弓。窮奇靜止不動,兩眼瞪大,長長一歎。

應龍忽問,祂是窮奇?窮奇吃一驚,漸回神。眼前的龍,難道是協助黃帝大戰蚩尤,後不知所蹤的應龍?

昔時,黃帝宴會四大帝,少昊曾率窮奇與會。黃帝麾下龍、少昊座下虎,一金麟、一火袍,格外起眼。昔時天庭會,今日遇野林,前後對照都無言。還是應龍先口,問祂可是病了?剛剛窮奇乍現,雖為一頭虎、一團火,但眼神迷亂。窮奇深深一歎,細說前後。應龍對窮奇曾出現的神性感興趣,窮奇再度濁了、塵了,只能說心的種類太多,它們不會長一個模樣,至少會有四個、五個。窮奇問,何以四、五?應龍說黃帝加四方大帝,五個大帝統一世界,不正說明了,人心至少五向?

窮奇感激應龍解說,也好奇,祂何以藏躲暗林。應龍說,祂在等祂的20世紀。應龍沒提到祂等待的吳可端,是20世紀的人,補充說祂在找來自20世紀的吳可端。

應龍跟窮奇解釋什麼是20世紀。然而,應龍自己都不懂,哪能多做解釋。想到若吳可端在,見著祂剛剛與窮奇談心理疾病,怕要笑祂是20世紀的心理醫生,而應龍就得改稱「應蓉」或「應璟」,或者,就還是應龍吧。而窮奇則像三重埔心懷仁念的大流氓了。(待續)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