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往事留聲機 看不見的照片

2015/12/26 06:00

Medici

時常聽母親提起,昔日懷我的時候,連安胎都沒辦法,還是得挺著個大肚子上市場賣菜。質樸的小鎮,隱匿在各家大宅院裡頭的規矩,比白紙黑字的法律條文更具有效力。母親委身於此,甘心讓聰明才智斷送在乏味的鄉野,這一過去,就是三十餘載。

母親說起過去,總有一份莫可奈何的口吻,彷彿早就見證過覆水難收的青春,我每每從她的文字裡摸索記憶,然而從小鎮到城市的過度,在我腦中始終是個朦朧的影子,反倒是母親說她一手扶著我、一手挑扁擔上市場的情景,我竟是歷歷在目,而那時的我,還在她的子宮裡,吸取她的養分。

我猜我之所以怕熱,大概是因為那時候。炎熱的七月,為了在市場佔個好位置,母親一步一步緩慢地爬坡。我八個月長成的身軀,與扁擔上青菜的重量疊加在一起,在母親身上化做等量的汗水與淚。母親說,原本這不算什麼,真正委屈的是,有一回一個大學生不經她的同意,便將她懷孕挑菜的身影拍下,快門的聲音響亮得像一記悶雷,在她來不及反應時轟下,措手不及,事後回想只有滿心的懊惱,唯恐誰窺見她勞苦醜陋的樣子。

如果那張照片有留下來,可能就像博物館中那些黑白相片,流露著當時的社會氛圍,既封閉又哀怨。我看過不少那個時代的舊照片,總是不由試想那將母親身影攝下的相機,是否將母親真正的情緒也給留下?而觀者又是帶著怎樣的心思在凝視影像中的這個女人?是否如當今慈善公益餐會的宣傳照片,為了博取同情而將苦難人民的表情放大再放大,那是一種集資的手段,好笑的是別人心裡的苦,淪為旁人飲食間的話題。

當時母親的情緒,無意間被一台相機攝取,那人窺見母親的心思,一眼看穿那是足以挑動人心的靈魂,因此堂而皇之地據為己有。

我好像看過這張母親的照片,在夢裡、在記憶深處,一次又一次地看著,我像一位隱身在暗處的旁觀者,偷窺任勞任怨的母親,對腹中的我喃喃自語,而後強打起精神,面對殺價的客人。母親到底承受了多少苦難,方可在這種悶熱的環境裡誕下我?我又是在什麼樣的環境裡長大,才能在多年之後,有餘力承擔母親秘而不宣的過去?

難怪我亦對拍照反感,興許母親的遺憾透過相連的臍帶,傳遞到我的心跳,母親發現被偷拍的驚慌,瞬間在血管裡形成誰也無從探究的種子,在我心底紮根。我總惶恐相片將我不甚完美的一面留存,更怕照片多了之後,真實的自己被封閉在完美的軀殼裡,終至再尋不見。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