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洛杉磯傳真】 洪業的「三有」與「三不」

2015/12/02 06:00

◎王丹

洪業先生是我們中國史學界的前輩,曾經是燕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後來在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工作。其人在史學研究上的主要貢獻,一是工具書的編纂。他著有《引得說》。先後編纂出版了古籍中經、史、子、集各種索引達六十四種,八十一冊。如《春秋經傳引得》、《杜詩引得》等索引至今仍為科學研究工作者和圖書館工作者所重視。二是在蒙古史的研究方面,他著力甚深,是學科權威。

余英時先生曾撰有《顧頡剛、洪業與中國現代史學》一問,盛贊洪業「以世俗的名聲而言,顧先生自然遠大於洪先生;『古史辨』三個字早已成為中國知識文化界的口頭禪了。但以實際成就而論,則洪先生絕不遜於顧先生。」「顧先生和洪先生可以說是代表了史學現代化的第一代。儘管他們都繼承了清代考證學的遺產,在史學觀念上他們則已突破了傳統的格局。最重要的是他們把古代一切聖經賢傳都當做歷史的『文獻』來處理。就這一點而言,他們不但超過了一般的乾嘉考據家,而且也比崔述和康有為更向前跨進了一步。洪先生治學最嚴謹,其專門著作中往往語不旁涉。」這些褒揚從余先生嘴中說出,更令我們這些後輩晚生景仰不已。可惜的是,今天的學生知道洪業先生的人不多了。正因如此,我覺得有必要讓更多的人知道中國史學界的這位奇才。

關於其學術成就,我覺得最有趣的,就是洪業先生提出「三有」與「三不」的人生原則。根據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的《溫故》雜誌第二輯中,劉放煒介紹洪先生的文章,洪先生在顧及自己人生時曾說過這樣一段饒有趣味、發人深省的話。他說:「我自己定下了幾個原則,歸納起來就是三有與三不。三不是講什麼呢?我一生對三方面有興趣。我對怎樣統治人民造益國家這些問題很有興趣。但官場險惡,投身政治不時要做妥協,有時損傷到自己所愛的人,所以我決心不做政府官員。我對宗教很有興趣,但教會與宗教是兩回事,教會如面孔,宗教若笑容,要笑容可愛,面孔得保持乾淨,我既不能擦洗面孔的汙點,便決心不做牧師。我對教育有興趣,但教育的行政工作類似官場,要奉承有錢有勢的人,所以我可以做教員而不做校長。三有是什麼呢?第一是有為,第二是有守,第三是有趣。這三有是相輔相成的,一個有抱負的人常為了急於達到目的而犧牲原則,所以得畫清界線有所不為,這叫『有守』。但『有守』的人常乾燥無味,要懂得享受人生自然的樂趣,所以要『有趣』;但最有趣的人是詩人,藝術家,他們大多不願負責任,罔視社會福利,所以要『有為』。這三個『有』之間得保持平衡。」

這「三有」和「三不」,表現出洪業先生對人生和社會看得洞達通透,幾乎每一個原則都充滿了機鋒,尤其是對宗教和教會的妙喻,令我看了拍案叫絕,簡直都要「有神快拜」了。在我看來,他講的,就是知識分子「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工作」,體現出的是在原則和現實之間尋求平衡的智慧。

過去,我們常常以為這些皓首窮經的老先生是書呆子,不聞世事,不理俗物,叫做「冬烘」、「迂腐」。其實,他們表現出的與現實之間刻意保持的那一道距離,也許才是真正領悟了世事的結果。在這方面我們也可以說,洪業先生不僅是學者,也是智者。●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