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親子會客室〉獨立 從8元開始

2015/03/02 06:00

圖/裴小馬

文/羅怡君

圖/裴小馬

習慣了6歲以下、120公分以下「免費」的生活,當女兒慶祝6歲生日的同時,我心中不禁感嘆:「6歲啊6歲,什麼都要開始付錢了呀!」

同時間,女兒期待已久的悠遊卡和數位學生證發回來了,她興高采烈地拿來告訴我:「媽媽,下次出門帶我去存錢在這裏面喔,我已經長大了,我要帶自己的嗶嗶卡坐車和借書喔。」

媽媽的心情就是這麼複雜。一方面欣慰小寶貝轉眼間長大了,漸漸地想要擁有「自己的」東西、建立自己的識別,看著孩子開始運用學到的新詞彙、生活技能,一點一滴地建構與這社會的連結,陪著一起擁有那生而為人的成就感;另一方面卻像腦中永遠有個算盤的歐巴桑,對於向6歲孩子索價的任何團體開始斤斤計較起來,跟全票往往相差無幾的孩童票,真的也把孩子當半個大人對待了嗎?

<規定隨人定>6歲 荷包考驗的開始

6歲生日蛋糕吹完蠟燭隔沒幾天,搭公車去上舞蹈課,一如往常地下車投票時,我照例拿出悠遊卡「嗶」了一聲,然後拉著女兒下車。

沒想到門一關上,妹妹突然大叫:「媽媽,我6歲了,忘記帶悠遊卡付錢了耶!」這時候,車亭行人的眼光不約而同地投在我身上,面紅耳赤的我趕緊拉著她大步往前走,這感覺丟臉極了,說得好像是我貪小便宜似地。

女兒邊走邊懊惱著:「我都忘記帶了,媽媽下次妳也幫我記一下。」

「好啊,一開始很不習慣,我們不是故意的嘛,下次我們一定要記得。」雖然嘴裡說得大氣,但是心中不免閃過一絲念頭,真的大家都這麼遵守規定嗎?滿了6歲就自動投錢?

孩子很厲害,隔沒多久就發現這個矛盾了。

「媽媽,我今天有問其他同學卡片裡有沒有請媽媽存錢在裡面(儲值),結果他們都沒有耶,而且搭捷運、公車也都沒有付錢喔,還有人說她媽媽說先不用啦。」「嗯,妳有問原因嗎?妳覺得為什麼會這樣?」雖然我有點驚訝她也發現這個事實,但下一秒隨之而來的,卻是煩惱該怎麼解釋貪小便宜的心態。

「我沒有問啊!我想他們也不知道吧。」女兒毫不在意回答。

「喔,那妳現在還是決定要買票付錢嗎?」邪惡的媽媽犯了教養大忌,不應該出這種無聊的測試題,只是當時真的很想「實驗」一下。

「可是我6歲了啊,我長大了就應該要買票。這跟人家又沒關係。」女兒理直氣壯地回答,似乎深怕我也希望她跟別的同學一樣。

「很好啊,別的同學媽媽可能太忙沒注意到,我們就做該做的事啊。」我連忙澄清立場。

女兒沒有想太多「別人為何不買票」,完全沉浸在長大的喜悅裡,我在旁邊欣賞這個過程。我的孩子正在建立自己的價值觀,不需要刻意用別的負面干擾挑戰她的決定,因此這次我先不跟女兒討論其他人為何不這麼做。

<要有原則>家長貪小便宜 別讓教養失格

只有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仍然能做該做的事,維持自己原本的決定,那才是修養、那才是自己的價值觀。

我問自己,8元公車票的價錢能讓孩子意識到自己開始被視為獨立個體,不再時時是個父母的附屬品,這個代價算得上「貴」嗎?口口聲聲期許孩子獨立自主的大人,若在這個時候說「不用票啦,妳還小啦」的話敷衍過去,只為了貪小便宜省點小錢,那麼言行不一的大人,是不是也讓孩子跟著錯亂?

總不會希望孩子可以自己吃飯、洗澡、上學的同時,又在某些時刻讓他們覺得渺小起來,不被重視的感覺又怎麼能鼓舞孩子感受成長的喜悅?買票,其實就是種孩子長大的榮譽感,也是給孩子的另一種獎勵勳章。

在現實環境裡除了搭車之外,不免也有消費很貴的兒童票,但卻沒有照顧到兒童的需要,讓家長大喊吃不消之餘,也覺得不甚公平。我們可以質疑收費擬定標準,也可以挑戰收費與實質消費內容是否相符,不過在這之前,我們都必須遵守目前現有的規定,向孩子示範遵守社會裡建構起來的秩序。

其他事情也是相同道理,規則不是依照個人判斷,認為合理的(便宜的)就付、認為不合理的(或是較貴的)就選擇逃避。這樣的行為看在孩子眼裡,等於告訴他也能隨意挑選想遵守的規範,這樣一來,沒有原則的教養、隨心所欲地自我合理化,都會讓父母在孩子眼中權威盡失。

儘管做父母的都不是聖人,但事情該怎麼往好的方向走、盡量給孩子最好的示範,就是身為父母最該優先考量的條件,把握這個原則,十之八九不會錯了。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