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芥川獎二三事

2012/04/11 06:00

芥川獎二三事

◎林水福 圖◎顏寧儀

芥川獎得主的爭議性言論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第一四六屆芥川獎得主之一,田中慎彌所引起的話題,讓我想到這句話。

其實,第一四六屆芥川獎得主有兩位,另一人是《道化師之蝶》的円城塔;但由於田中大出風頭,焦點全集中在他身上,以致讓人忘記還有一位得主。

1月17日得獎記者會時,田中引用奧斯卡得主莎莉.麥克琳(Shirley Maclaine)的話:「這是我該得的!」接著說,「連續四次槓龜之後,禮貌上應該拒絕的;不過,我是不懂禮貌的人。」「我要是拒絕的話,懦弱的委員要是昏倒了,都政會混亂,所以,為了都知事閣下及都民各位,這個獎我收下來了!」擺出一張臭臉,一再不耐煩地說:「可以結束了吧!可以結束了吧!」

田中有四次被列為芥川獎候選人,即2007年《圖書準備室》、2008年《斷了的鎖鏈》、2009年《無神的日本系列》及2011年《第三紀層的魚》。從田中的寫作、得獎經歷來說,其實不是沒沒無聞之輩。得芥川獎之前,田中從未正式上過班,連零工都沒打過,靠媽媽養活。(宣布得獎之後,到3月中旬為止,已銷售二十五萬冊,換句話說至少進帳二千五百萬日幣。)1972年生於山口縣下關市,四歲喪父,從小喜歡看小說,看司馬遼太郎、松本清張的作品。要媽媽購買文學全集,最喜歡川端康成、谷崎潤一郎、三島由紀夫的作品。大學沒考上,一直在家看書、寫作,過著彷彿專業作家的日子。還自豪地說,「《源氏物語》,原文我讀過兩遍,現代語譯本看過三遍,這是連東大生也做不到的!」

田中二十歲開始寫小說,2005年以〈冷水之羊〉獲第三十七屆新潮新人獎,正式登上文壇。2008年以《蛹》獲第三十四屆川端康成獎,是當時川端獎史上最年輕的得獎者。(這項紀錄於2009年被青山七惠打破,青山1983年出生,獲川端獎時為二十六歲。)照理說,得了川端獎應該有相當的知名度,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得芥川獎之前,沒幾人知道田中慎彌,完全是「新人」之姿,這也才符合芥川獎給獎的條件。三島由紀夫、村上春樹等都是短時間內知名度飆漲,不符合「新人或沒沒無聞」的條件。田中得獎之後,記者採訪時也說:「為什麼變成這樣子?芥川獎本來不是頒給新人的嗎?我已得過其他大獎了,例如之前我也得過川端康成獎。這個獎冠上我喜歡的作家名字,所以得獎時我很高興。與此相較,芥川獎是別人比我忙,我有時感到高興,有時不免搖頭。而且,報紙的採訪,不問作品寫什麼,老是問作家私人的事。對我來說重要的是,眼光銳利的讀者能指出我作品的缺點。我不希望我的作家人生就到芥川獎為止。」

至於對石原慎太郎出言不遜,應該是田中認為石原不欣賞他的作品吧!石原後來接受記者採訪時說,「田中雖然為人乖僻,但東西寫得好。」

得獎作品〈共食〉,寫的是1988年河邊的小鎮故事。從十七歲少年篠垣遠馬的視點觀察父母,以及父親的愛人。父親與女性性交時會施暴,有虐待狂行為;遠馬害怕自己是否會遺傳父親的癖好,卻又抑制不了自己的性欲。不幸的是,父親對女人的「作為」,自己終究也避免不了。母親受不了父親的行為,離家出走,在河的對岸開了家鮮魚店。而與父親同住的是愛人琴子小姐。

「性與暴力」、「弒父」的主題鋪陳,雖然老舊,但是故事的發展最後以女性獨自的論理生活,衍生出現代感。如評論家齋藤美奈子所說,「從結果來看,被害者與加害者巧妙逆轉。」也有評論家指出田中作品,無論主題、比喻、故事的發展、結尾的轉變等都有中上健次的影子;但田中說:「我並不那麼熱衷讀中上的東西。」孰是孰非,靠讀者自己判斷了。

由於,田中的「表現」異於常人,直言敢說,媒體對他領獎致詞時會出什麼怪招大感興趣,高度密切注意;結果,又出乎大家意料,他上台只說了一句:「どうも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謝謝!)不到兩秒鐘。

田中雖然有點「狂傲」,以下的話倒是值得參考。「如果對我或芥川獎有很大興趣的人,希望也能讀我以前的作品。不!讀誰的都可以,杜思妥也夫斯基或谷崎潤一郎都行。讀文學史上留名的大作家的作品,之後,再回過頭來看我田中的作品,確認我的水準真的很低,也行。可惜這麼麻煩的事,沒人做!」

芥川獎評審委員的更迭

第一四六屆芥川獎話題性十足,除了得獎者田中慎彌引起的話題之外,石原慎太郎(七十九歲)與黑井千次(七十九歲)兩位評審委員這次擔任評審,是畢業之作,也受到矚目。尤其是石原,《朝日》與《讀賣》皆大幅報導。相形之下有關黑井的報導只是聊備一格。以下是石原與記者的問答:為何退出評審之列?石原回答:「我希望芥川獎作品有新的文學刺激;但很少。現今的芥川獎作品,雖有緊貼住現實的意圖,但很薄弱。好像有故事性,又好像沒有。找不到作家讓內在最重要事件爆炸的導火線。這個時代似乎認為小說家只要寫故事就可以了,這樣真的行嗎?」

石原獲芥川獎是於1956年,得獎作品為《太陽的季節》;同一年慎太郎的弟弟裕次郎擔任由作品改拍成電影的男主角,「太陽族」一詞成為流行語。也因此,社會對芥川獎的關心大為提高。

作品與時代的關聯性?石原推崇高見順的看法,「對作家而言最重要的是和時代躺在一起。」而描寫年輕人的《太陽的季節》,就是和時代結合在一起的作品。石原認為日本戰後的青春期和自己的青春期重疊,無意識中對歷史,有著強烈的新願望和新期待,因此,能創造出屬於那個時代的作品。

石原覺得高橋和巳是好作家,描寫60年代的《悲之器》、《邪宗門》等作品,能深入挖掘社會,文體密度高。此外,青來有一、町田康都是好作家,不過,他們有趣的作品並未得獎。還說青山七惠的描寫真的高明。

對於現今芥川獎的評審情況有所不滿。他說,對作品的褒貶分歧時,往往訴之於票決。這時就會有老好人的委員出現,例如說:「都候選這麼多次了,也該是讓他通過的時候了。而其他的委員也沒有意見,最後就這樣通過了。」石原也提到委員往往會考慮作家之前的作品,彷彿打總成績一般;其實,應該只針對該次作品評審。

評審之間會出現爭執情形嗎?石原說評審之間的爭執很少。不過,通過辻仁成獲獎時,河野多惠子委員反對而大罵。但這也因是河野才敢這樣,要是年輕委員恐怕不敢吭聲。也有作品雖好,委員不認同的情形出現。因此,石原贊成決審時讓作品進入候選的作者旁聽。(附註:日本不會把整個評審過程公開。)

身為文學家今後的活動?石原說想寫不一樣的小說。想寫的東西太多,時間不夠用。人,同時做兩樣事比較好,政治與小說可以同時進行;行政方面因為寫小說有時會有奇妙的點子出現。石原的意思是腳踏政治與小說兩條船,笑著說:「我當上總理大臣之後,要寫長篇小說呢!」

石原與黑井退出評審之後,由近畿大學教授奧泉光(五十六歲)與早稻田教授崛江敏幸(四十八歲)遞補。兩人都是芥川獎得主。這麼一來總共九人(其餘七人是高樹信子、宮本輝、村上龍、川上弘美、山田詠美、島田雅彥、小川洋子)的評審,全是戰後出生,平均年齡五十五點三歲,相信對今後芥川獎的評審結果會有影響才是。●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