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台灣舞曲
江文也的故事-下

2006/01/11 06:00

文◎劉美蓮

無法回北京師大工作,江文也每天騎腳踏車到北平郊區的回民中學教書,直到1947冬天,才被北平藝術專科學校校長徐悲鴻及趙梅伯系主任聘請任教,他和校長是英雄惜英雄的知音,還以推拿治癒徐悲鴻的不適,獲贈《奔馬圖》。這一年,恩人楊肇嘉到北京時,就在江家聽了一整天,文也在日本灌製的唱片。

1949年,中國共產黨取得政權,朋友們要他避難,有相邀回台灣的,也有擬聘任到香港的,文也卻決定留在北京,他天真地認為政治風暴就像颱風,一下子就會過去。

當年冬天,文也與藝專同事齊赴天津,參與「中央音樂學院」建院工作,每週往返京津兩地,在火車上完成許多作品;〈鄉土節令詩〉、〈廈門漁夫舞曲〉以及依據郭沫若長詩譜曲的〈更生曲〉。隔年,由謝雪紅的朋友楊克培介紹,加入「台灣民主自治同盟會」。

中央音樂學院是中共總理周恩來力邀馬思聰創辦的(1958年遷校北京),當紅的國家首席音樂家,經常出國進行文化外交的馬思聰,非常敬重江文也,讓他在教學和創作兩方面都有穩定的發展,再加上廣東海豐人馬思聰,因為母語是閩南話,兩人相知相惜。

創作紀念屈原的〈汨羅沉流〉之外,音樂家江文也開始想念家鄉,焦點從中國游移到台灣,將謝雪紅的歌詞融入〈第三交響曲〉,又以鄭成功的故事寫作〈第四交響曲〉,這些作品融入豪放粗獷的北管樂,以及婉約細膩的南管樂,展現閩南風情。

反右與文革么女小艾在1957年初出生,秋天爆發了「反右派運動」,政治冷感的音樂家,竟然被畫為右派分子,撤銷教授職務,留用查看,先被調到函授部編寫教材,後來派去圖書館整理書籍。這幾年,小艾要到院子玩,都要先向同伴說:「我出身不好,你們可以跟我玩嗎?」令誰聽了不心酸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歷時十年,悲慘荒誕的大浩劫「文化大革命」於1966年6月爆發,因為認識謝雪紅,一開始就被列為主要的鬥爭對象。先是被罰,每天揹著籮筐打掃十幾個廁所,讓學生們印象深刻:「這老頭子把廁所掃得真乾淨。」後來又和院長馬思聰等人,被紅衛兵抄家,唱片、圖書、樂譜、手稿都被抄走,還被剃光頭,跪在地上向「偉大領袖」請罪。馬思聰投奔自由了,江文也卻動彈不得。

韻真也一樣,被亂刀剪髮,跪在家門口交代夫婿的罪狀後,吞金自殺,所幸被文也灌下「三兩香油」救活,文也要她珍惜二十多年的和諧感情,勇敢地為子女活下去。之後韻真被趕出北京,投靠湖南的次子江小也。60歲高齡的江文也則和全院師生,下放到保定勞改,因過勞而吐血,身體虛弱不堪,命運如此悲慘,他還說:「這是風神的惡作劇。」心繫蓬萊在「反右」的悲慘逆境中,音樂家更想念家鄉,拋開痛苦,埋首整理自己三十年來收集的一百多首台灣民歌,以「茅乙支」的筆名編曲,也改寫〈台灣山地同胞歌〉,自認是「盡了對台灣同胞的一份義務」。他懂得苦中作樂,仍帶著家人出外爬山、划船,也從不抱怨,只幽幽然說:「待知己於百年後。」文革末期,63高齡,終於回到北京,繼續圖書館的資料整理工作。

1976年,四人幫垮台,文化大革命結束,江文也獲得平反,預感自己來日不多,立刻重拾創作之筆,開始構思管絃樂〈阿里山的歌聲〉,終因勞累過度爆發腦血栓,再加上護士拿錯藥,導致長期癱瘓。

江文也三個字已經消失四十幾年的台灣,於1981年突然出現了謝里法、張己任、韓國金黃三位教授的研究文章,平地一聲雷,帶來「江文也的震撼」。海峽兩岸,認識關切江文也的人開始撰文,也開始演奏他的音樂。1984年,旅居美國的文化醫師林衡哲出版了第一本專書;1987年,台灣政府宣布解嚴,開放黨禁、報禁及教科書,上揚唱片陸續出版了他的CD。

在北京,當文也從人民廣播電台聽到自己的作品,臥床無法言語的他,只有靜靜淌下熱淚。極少聽到父親作品的五個孩子們,捧著人民出版社剛出爐的樂譜,已無法與父親共享。

1983年10月24日,江文也終於如其手書便箋:「繼續奮鬥,用盡最後一卡熱量,然後倒下去,把自己交給大地就是了。」留下未完成的〈阿里山的歌聲〉,這部管絃樂曲分為五個樂章,〈出草〉、〈山歌〉、〈豐收〉、〈月夜〉、〈酒宴〉,其中〈山歌〉是幼年聽母親唱的,曠野風味的旋律深植心中70年,春蠶到死絲方盡的情感糾葛,與作品第一號的〈台灣舞曲〉,顯現他的民族情感認同,創作始末都是心繫台灣,竟還有人忍心說他不是台灣人!另外,他用交響曲來寫作一生,〈第一交響曲──日本〉、〈第二交響曲──北京〉、〈第五交響曲──台灣〉,波濤洶湧、壯闊瑰麗,以現在流行的「無國籍料理」來比喻他是「無國籍音樂家」,似乎也是一個註腳。

九年後,1992年6月,台北縣文化中心主任劉峰松成功策畫「江文也紀念週」,出版樂譜、文集與CD,掀起第二波研究熱潮,除了兩岸學者研討會之外,並邀請兩位夫人來台,炎炎夏日的某天,下機後,乃ぶ女士與韻真女士各自直奔仁愛路福華飯店,首次見面的歷史性一刻,將江文也首度列入教科書的紀念週籌備委員,也是建議邀請兩位夫人來台的筆者,突然想起:「今天6月11日,是江文也的生日。」在場眾人都驚訝不已,雖然主辦單位並未特意選日,卻讓兩位偉大的江夫人,在首次旅台的飛機上,特別感謝主辦單位的用心,因為她們都記得這一天(雖然不是農歷5月5日),是丈夫在美麗的福爾摩沙誕生的日子。 ●


【後記】

1.本文資料來源除前言及內文所提之外,還參考下列人士的文章,特此感謝:江小韻副處長(中央音樂學院)、俞玉滋教授(北京)、韓國金黃教授(美國)、劉麟玉教授(東京)及周婉窈、許雪姬、鍾淑敏三位教授(台北)。

2.歡迎加入江文也樂友會,共同策畫音樂會及作品出版,請上網台北音樂教育學會www.taipeimusic.org.tw,或傳真:02-23257765。

3.江文也過世未滿50年,請樂友尊重其作品之著作權。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